?

“雙減”背景下的高中階段家校共育策略探究

2024-03-29 07:50劉向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高中階段家校共育雙減

劉向

摘 要:當下,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正全面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迎來了新的局面:一方面,孩子的學習負擔減輕之后,家長更多地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更多與孩子進行親子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學校需要考慮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如何滿足家長新需求等問題。新的形勢,對家校共育提出新的要求。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作為孩子教育的重要一環,都需要形成合力,共同解放思想、開動腦筋,找到符合新形勢的高效策略,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提供最大助力。

關鍵詞:“雙減”;高中階段;家校共育

“雙減”政策是指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政策。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該意見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學校育人主體地位,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構建教育良好生態?!半p減”政策落地實施,孩子的學習負擔減輕了,家長可以更好地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孩子進行更多的親子交流。家長與孩子溝通機會的變多,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家長因諸如工作忙、認識不足等自身問題,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產生不協調,不僅不能有效助力孩子健康發展,反而產生了制約作用。在“雙減”政策推行的義務教育階段,家長本身的壓力隨著外在的形勢產生了變化,以往的緊張、焦慮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緩。但到了高中階段,當升學的壓力逐步產生,家長和學生的心態也隨之產生變化,極容易從“關注身心健康發展”轉變成關注“成績高低”。因此,“雙減”之后,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既重要也必要。

一、“家校共育”存在的問題

(一)形勢“雙減”,思想增負

在高考升學面前,于學校而言,分數意味著社會聲譽;于家長而言,分數意味著社會競爭力?;谝陨纤伎?,盡管學生在“雙減”,但學校和家長的思想卻在增負。隨著家校雙方關注方向和關注重心的變化,雙方在對待學生成長的態度上也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家校共育逐步弱化成為成績的推手,而不是孩子成長的助力;“育人”功能逐步弱化成追求成績的陪襯,而不是追求健康成長的目標。

(二)認知不足,能力缺乏

在家校共育中,不少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孩子送到了學校固然與學校有關,但孩子的成長卻并非全由學校成就,將孩子交到學校就不管不顧,這嚴重違背了孩子成長的規律。在“雙減”的背景下,孩子成長有新的特點,這恰恰需要家校緊密合作方可精準應對。而所見的另一種情形,則是家長能力的缺乏,有的家長有加入家校共育之心,卻無提供助力之力,因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家校共育力量。

(三)或“邊緣性參與”,或“過度干預”

毋庸置疑,幾十個孩子背后關涉幾十個家庭,每一個家庭的狀態必然各不相同。這些家庭,有工薪階層,也有普通勞動者。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狀況之下,尤其在當前社會壓力巨大的情形之下,很多家長忙于為生計奔波,在參與家校共育活動中既缺乏熱情,也沒有時間。因而,盡管班級管理中有微信、QQ等各種交流的手段,但其實常常會有通知無人看、發信息不回等狀況。加群往往是一種形式,而不是關注。與之相反的情況是“過度干預”,部分家長把精力全身心放在孩子身上,對學校的一切情況都密切關注,甚至上綱上線,嚴重干擾學校工作,對家校共育產生制約作用。

(四)方法形式化,形式單一化

目前家校共育采用線上形式較多,家校雙方通過微信、QQ等通信工具進行溝通,交流的內容也不外乎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者成績狀況,或者學校下發通知,家長了解情況之類,更深層次的溝通少之又少。另外,有一部分家長能夠參與到班級的活動中來,諸如運動會、生日會、主題班會,但大多數家長的參與僅限于提供物資幫助,真正融入活動之中,并且對學生能起到教育作用的少之又少。

二、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改變思想,減負擔不減責任

“雙減”之后,家校共育中家長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家長應更為清晰地明確自身的定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鼓舞者、引導者,也是學?;顒拥膮⑴c者。學校在家校共育中是主導地位,“雙減”之后更需要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家庭教育指導及服務;同時賦予家長主角地位,以實現家校共育的“實質化”。

改變家長思想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需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有計劃的活動開展??梢远ㄆ谝跃€上線下結合的方式組織班級宣講活動,將家校共育的思想通過宣講的方式逐步滲透,主講人由專家、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優秀家長組成,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指導與班情相結為原則,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家長的思想,增強家長的責任意識,為家校共育打下堅實基礎。

(二)成立家委,減阻力不減聯系

家委會是家校溝通的橋梁,也是家校共育的潤滑劑。一個思想統一、行動力強的家委會,是推進家校共育的重要助力,反之,則是阻力。

籌建家委可分以下步驟進行:

1. 情況摸底。組建家委前,班主任要對家長情況做基本調查,了解其職業、能力、教育理念、與孩子相處模式等方面的信息。

2. 民主選舉。家委會相應職位不是任命安排,而是通過自薦、演講、選舉產生,確保人員與職位相匹配,杜絕空占名額的現象。

3. 統一思想。家委會首先要具備兩種意識。第一是服務意識,服務班級,服務孩子;第二是大局意識,家委工作不是著眼一人一事,而是著眼于學生全體。

4. 明確職責。家委會在工作中關注的重心,不僅有孩子的身體健康,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更重要的是在學習和精神品質的提升上給孩子以幫助。比如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走進班級課堂,以現身說法引導孩子對專業、對工作、對社會的認知;參與或組織班級的主題班會活動,成為學生成長的鼓舞者和見證者;利用社會資源,組織學生參觀學習,開拓學生的視野;協助班主任策劃班級建設活動,打造團結向上的班集體等。

(三)優化平臺,減隔閡不減效果

建立家校共育平臺是推進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建立家校共育平臺,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經驗共享。學校通過家校共育平臺發布有關教育方面的信息和知識,家長通過共育平臺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所在年級段的教育內容和要求,互通互知,隔閡便能減少。

首先是優化線下溝通平臺。賦予家長足夠的話語權,提升家長對教育的參與度;搭建家長分享平臺,增進家長之間的教育互動。其次是優化線上溝通平臺。規范化微信群、QQ群管理,做到溝通有序,傳達通暢;分類化公眾平臺管理,做到更新及時,信息全面。家校共育平臺是溝通家校的重要渠道,渠道通則百川入海,無所阻滯;渠道不通則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四)創新活動,減畏葸不減情懷

舉辦各種形式的家校共育活動是推進家校共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家庭和學校畢竟有著現實的空間距離,要打破這種距離的限制,就需要有相應的活動作為載體。

學校做到“放開來”,這是一種開放的胸懷和態度,也為家校共育提供足夠的平臺和資源。如定時召開家長開放日,把學校的所有一切以坦誠的方式面向全體家長,開放日不僅成為招生宣傳的時機,更成為家校增進了解和信任的契機;又如開展“家傳承”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家族的歷史和傳統,增強對家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傳遞家庭的價值觀和信仰,為孩子提供根植于家庭文化和傳統的支持和指導,既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又增強家庭的凝聚力。

家庭要做到“走進去”。家長本身即是一種資源,家長的人生智慧、職業經驗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唯有走進去、利用好,這種資源的效用才可能最大化。如“家長談職業”活動,家長帶著自己的職業體驗和感悟,走進學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分享,對提升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及時進行自我職業規劃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钡拇_如此,在“雙減”的新形勢下,家校共育更應突顯出一個“共”字,有共同認識,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助力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才是家校共育的精髓所在。正如王瑞祺所說:“學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兩個重要環境,只有兩者緊密結合,才能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發展?!?/p>

猜你喜歡
高中階段家校共育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課堂若無經典,語文何以立人
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觀念的創新型改革
試論高中語文中的德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