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IPO過程中遇到的財務問題探討

2024-04-26 07:02王義俊
國際商務財會 2024年2期
關鍵詞:研發費用

王義俊

【摘要】當前很多企業選擇上市釋放股權募集資金。當企業向不特定合格者募集資金時,需要保薦機構輔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律師事務所出具專業意見,確保企業合規、合法規范經營,會計核算正確無誤。企業自輔導到成功發行股票期間被稱作IPO過程。在此過程中,財務工作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如財務制度不夠健全、收入確認不夠準確、產品成本核算不夠精確、研發費用界定不清。文章基于這些問題結合作者的認知,提出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助力企業IPO成功。

【關鍵詞】IPO;總額法;凈額法;研發費用

【中圖分類號】F275;F830.91

企業若要IPO成功,募集資金助力企業的發展,就必須要向社會、公眾、潛在的投資者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企業發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研發創新能力、經營成果和資產狀況,需要健全財務制度、準確確認收入、精確產品成本核算、清晰界定研發費用,規范賬務處理,規避各種風險。

一、相關概念

(一)IPO

IPO即首次公開向公眾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股份制企業將自己的部分股權向公眾出售獲取資金,獲得股票者成為企業的股東,享有股東的權利。

(二)總額法

總額法是按經濟合同中約定的某項交易的總金額確認收入的一種方法,與其對應的成本各自單獨核算,反映各自不同業績成果。

(三)凈額法

凈額法是按經濟合同中約定的某項交易的總金額扣除總成本確認收入的一種方法,扣除與其對應的成本進行核算,綜合反映同一經濟業務的業績成果,與總額法相對、互補。

(四)研發費用

研發費用是企業研究開發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中所消耗的各種原輔材料、人工費用、機械折舊等價值量的總和,反映企業的創新能力。不同的要求下的認定金額是不同的。

二、目前企業IPO中遇到的財務問題

(一)財務制度不夠健全

健全的會計核算制度和財務管理規定,能夠為企業的財務工作提供保障。然而很多企業在日常的財務工作中進行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并沒有形成符合公司實際經營狀況的會計核算制度和財務管理規定,導致會計核算工作不夠及時、不夠正確、不夠完整。對財務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可比性產生極大影響;財務管理不夠規范,影響企業的戰略決策,無法合理發現和規避企業的各種風險。在IPO時需要企業具有健全的會計核算制度和規范的財務管理規定,報表數據真實可靠,風險識別可控,符合《會計準則》及上市公司的制度要求。

(二)收入確認不夠準確

營業收入的準確確認對于企業的發展極其重要。尤其當企業的業務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呈現出多樣性時,不同業務類型的收入確認方式需要及時把控。使其符合《會計準則》的要求。企業在確認收入時,簡單按開具發票來確認收入,不會產生與稅務申報差異,雖然簡單方便,但不完全符合收入確認準則,企業的銷售狀況不能完全真實反映。在IPO時需要分清不同的銷售方式收入的確認,采用總額法還是凈額法。經濟合同中是主要責任人還是代理人,是否轉移了貨物的風險報酬,是否轉移了控制權、綜合各項因素判斷如何確認收入。

(三)產品成本核算不夠精確

企業產品成本是構成企業全部成本的重要一環。它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產品的獲利能力及邊際貢獻的大小。每一產品的精確成本是其生命決策的關鍵信息。產品成本費用與期間費用界定不清、不同產品間的成本分攤標準固化、同一產品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成本結轉方式不合理。導致產品的成本不夠精確,難以適應市場環境的激烈競爭。無法為管理層提供真實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嚴重影響產品決策。在IPO時,需要企業準確核算產品成本、合理分析企業產品的毛利率狀況、產品的生命周期及可持續性。

(四)研發費用界定不清

研發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之道,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一項重要政策。企業需要合理使用政策,也要正確辨別研發費用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利潤表列示、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中的不同確認方式。企業在正常的研發過程中,往往認為利潤表列示的研發費用就是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加計扣除數,導致扣除多計,稅務風險加大;也有把利潤表列示的研發費用認為就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研發費用,導致研發投入少計,影響企業高新技術資質的認定,有可能錯失稅務優惠政策的風險,影響企業的發展。在IPO時,需要企業正確辨別三個不同環節的研發費用,足額享受稅務提供的優惠政策,同時合理規避涉稅風險。

三、企業IPO中遇到的財務問題的對策

企業應針對以上問題,積極查閱案例資料、《會計準則》等分析原因。造成以上問題,主要是財務工作中,沒有規范財務制度、沒有認真識別經濟合同、沒有重視產品成本核算、沒有仔細研究研發費用所致?,F提出如下對策。

(一)完善財務制度,規范財務工作

首先,根據《會計準則》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狀況,制定會計核算制度。在《會計準則》規定的一級科目下,設置各級明細科目,明確每一明細科目核算的具體業務。按《會計法》的要求,每項經濟業務都要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核算。企業業務不斷變化和創新,應該定期更新會計核算制度,明確核算新經濟業務的方法。

其次,根據IPO的要求和企業管理的需要,制定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企業的貨幣資金管理、存貨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無形資產管理、票據管理、銷售及應收賬款管理、采購及應付賬款管理、籌資管理、投資管理、成本管理、運營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管理等。

再次,配置合格的財務人員,勝任各自的崗位工作。財務人員需要具有財務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不斷自我提升,要有崇高的職業操守,愛崗敬業,廉潔奉公。不相容職位相分離,避免職責不清,自我腐敗的發生。

最后,建立內審評價體系。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及財務人員,需要定期進行審核、評價,及時發現、糾正問題,獎懲分明。需要穿刺檢測制度的自身運行風險和制度執行風險。確保財務制度體系是一個完善的、健康運行的、良性循環的。

所有財務工作在制度下運行,確保其規范性,滿足IPO的需求。

(二)準確確認企業日常經營收入

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會有不同的業務模式發生。企業出售商品時風險報酬、控制權已經轉移確認收入。企業IPO時需要針對某些具體銷售業務模式進行分析,明確企業是否為主要負責人或代辦人。不同角色確認收入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應按總額法確認收入,有的應按凈額法確認收入。如第一種情況:A公司從B公司采購產品100萬元,直接出售給C公司,售價110萬元 ??赡軙霈F2種銷售確認方式,其一,A公司能控制將從B公司采購的貨物運輸到C公司,如有質量問題A公司負責,同時A公司有采購和銷售的議價權,物流、票據流、資金流的對應關系比較清晰,A公司實則為主要責任人,這時A公司采用總額法按合同金額確認收入110萬元。其二,A公司與C公司約定,A公司從B公司采購產品出售給C公司的價格按B公司售價加10%計算,C公司直接到B公司提取產品,A公司不參與物流運輸,如有質量問題A公司不負責,票據流、資金流的對應關系也是清晰的,但A公司對產品的議價權、控制權受限,也不承擔風險,A公司實則為代理人,此時,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第三十四條之規定。A公司應當采用凈額法確認收入10萬元,110萬元扣除100萬元。

如第二種情況:甲公司從乙公司采購元器件,結合自己生產的加工件,組裝成產品銷售給乙公司。這種模式也可能出現2種銷售確認方式,其一,甲公司從乙公司采購元器件金額較小,自己生產的加工件價值較大,組裝成產品銷售給乙公司,也可以銷售給其他客戶,甲公司有很大的定價權,承擔產品質量的主要責任。這時甲公司作為主要責任人,甲公司應當采用總額法按合同金額確認收入。其二,甲公司從乙公司采購元器件金額較大,自己生產的加工件價值較小,組裝成產品只能銷售給乙公司,甲公司只有針對自己加工的部分有定價權,也很有限,不承擔產品質量的主要責任。此時,甲公司實際上是代理人,甲公司確認收入應當采用凈額法。即甲公司銷售給乙公司的銷售額扣除甲公司向乙公司的采購額。

(三)精確核算產品成本

首先,產品成本正確歸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是產品決策的主要依據。如正常生產油品A 4噸,需要領用原油3噸,每噸1萬元,輔料1噸,每噸2萬元,人工0.5萬元,制造費用0.5萬元,總成本6萬元,每噸成本1.5萬元,每噸售價2萬元。公司在研發A1油品,研發試樣指標達不到要求,試樣品3噸的料工費合計5萬元,其中材料成本4萬元。不達標的研發試樣品3噸市場無法銷售,沒有活躍的市場,但是該研發試樣品3噸可以加入1噸的輔料,人工0.5萬元,制造成本0.5萬元,產出油品A4噸,銷售價格為1.8萬元每噸。這時不能把材料成本4萬元全部轉到油品A的成本里,需要考慮研發試樣品3噸的公允價值。沒有活躍的市場公允價值的計算,正常的油品A的毛利率為25%,4噸銷售金額7.2萬元(1.8×4),則成本為5.4萬元。其中1噸的輔料2萬元,0.5萬元人工、0.5萬元制造費用。材料成本2.4萬元即公允價值,而不是4萬元,其差額1.6萬元應計入研發費用。

其次,隨著市場變化的需要,很多產品具有其獨特的性能,生產作業時會使用專用設備。這樣專用的設備折舊就需要其服務對象來承擔,而不能采用傳統統一的分攤指標來分攤,導致成本不精準。例如:生產三種產品,設備折舊10萬元,其中共用設備折舊8萬元,生產三種產品都使用;專用作業設備折舊2萬元,生產B產品使用。分攤方式不同,成本結果也會不同。

由此可見,設備折舊按不同的分攤方式來分攤,同一產品成本會有差異,但采用按作業量的分攤方式分攤折舊,產品的成本會更加準確,為產品決策提供了真實的成本信息。

再次,在產品成本需要根據材料的不同投入方式、產品生產的完工程度,以及生產的規模和穩定性來選擇不同的分配方法。如產品的原材料一次性投入,生產過程中人工和制造費用投入很少,或者占比較低,而且每月在制品不多,基本比較平穩,可以將工費全部轉到完工產品,不讓在產品承擔。這時成本費用分配比較方便,真實性也比較可靠。但如果雖然原材料一次性投入,但生產比較復雜,生產過程中人工和制造費用投入很大,或者占比較高,而且每月在制品多,生產也不平穩。這時企業就不能將產品的工費全部轉到完工產品,需要采用合適的分配方法,如約當產量法等在完工產品與在制品之間進行分配。集團公司有不同的產業板塊,生產的模式也不一樣,不能追求統一的成本分配方法,而改變了產品成本的真實性,而需要根據各自的產業板塊的生產模式,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費用分配方式,保證產品成本真實無誤。計算出來的毛利和毛利率,基本是真實的。IPO時和其他同類型業務的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也具有可比性,不會出現異常的波動。也不會受到證券交易所針對異常毛利率的問詢。

(四)研發費用需要清晰界定

研發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之道。也是國家大力扶持的一項重要政策。企業需要充分理解政策,正確辨別研發費用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利潤表、企業所得稅加計扣除中的不同確認方式。企業往往認為利潤表列示的研發費用就是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研發費用,從而錯失稅務的優惠政策,影響企業的發展;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可能會導致多加計扣除的稅務風險。在IPO時,需要企業正確辨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研究開發費用、會計準則規定的研發費用、稅務規定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正確享受稅務的優惠政策,合理規避涉稅風險。

如某科技企業2022年在自行研發活動中,發生研發費用200萬元,50萬元用于費用化,150萬元用于資本化。資本化中某一個項目的120萬元,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可在11月份滿足。無形資產按10年攤銷。費用化研發形成的下腳料出售取得價款22 600元(含13%的稅)。

會計處理:1.費用化50萬元歸集和結轉時,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50萬元;分配時轉入管理成本研發成本。2.廢料出售取得價款時,計入營業外收入2萬元。3.資本化150萬元歸集和結轉時,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150萬元;符合條件的120萬元轉入無形資產,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借方余額30萬元。4.無形資產的攤銷,計入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2萬元(120/120×2)。

利潤表的研發費用列示數據為52萬元。即管理費用——研發費用5萬元加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2萬元。

企業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研發支出歸集時,依據《科技部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火〔2016〕195號)的相關規定進行編制,其研發費用也據此進行計算匯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企業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就是企業年度投入的研發費用總額,即費用化的研發費用和資本化的研發費用之和。即50萬元與150萬元合計200萬元。研發費用-資本化借方差額30萬元,填列在資產負債表“開發費用”中。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稅〔2017〕40號)的第七條第(二)項規定企業研發過程中形成的下腳料、殘次品、中間試制品等出售形成的特殊收入,此特殊收入在確認收入當年加計扣除研發費用時,需從已歸集研發費用中扣除。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基數金額52萬元扣除特殊收入2萬元,實際加計扣除數為50萬元。開發支出列示的30萬元,待轉入無形資產攤銷再加計扣除。由此可見,同一業務在高新認定、會計核算、稅務加計扣除三個不同的環節,使用的數據是不一樣的。IPO時,要求企業必須能夠正確的運用各種法律法規,合理使用財務數據。

四、結語

企業在IPO時,就會遇到財務制度不夠健全、收入確認不夠合理、產品成本核算不夠精確、研發費用界定不清等情況。需要分析具體原因,依據《會計準則》,結合案例資料,對以上問題逐一解決。健全財務制度、合理確認收入、精確產品成本核算、清晰界定研發費用,規避各種風險。為企業的成功上市助一臂之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日英.基于IPO視角的財務規范性問題探析[J].國際商務財會,2022(08):32-34.

[2]楊良成.談收入準則下收入確認總額法和凈額法判定依據[J].財會月刊,2022(7):59-61.

[3]胡蓉.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23(10):60-61.

責編:夢超

猜你喜歡
研發費用
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核算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芻議企業如何有效運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
試析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核算
關于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的監管
基于國際協調的研究與開發費用處理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