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學成為一級學科可行性研究

2017-04-10 05:52王鵬張曉云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7年8期
關鍵詞:學科分類審計學人才培養

王鵬 張曉云

[提要] 目前,國家審計的發展對相關專業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而由于現階段審計學科所劃分的學科級別與其在社會中的實際內涵不相符,使得各高校在審計人才培養過程中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再者,審計學已經具備一級學科設置的基本條件,即審計學已經形成較完備的理論基礎,框架完整的內部體系,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以及現實的客觀需求,應當將其調整為一級學科。

關鍵詞:審計學;學科分類;一級學科;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2月28日

一、前言

《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一級學科是具有共同理論基礎或研究領域相對一致的學科集合。其中,第(四)項明確指出,社會對該學科人才應有較穩定和一定規模的需求。

我國的市場經濟雖然起步晚,但是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震驚,審計雖然更像是一件“舶來品”,但其在中國的誕生以及地位的不斷上升是國家和黨中央不斷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產物。國家治理面臨的挑戰不斷增加,經濟總量的擴大與經濟形勢的多樣性,企業自身保持健康發展的要求,都從不同的方面對審計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高素質審計人才的渴求與相對稀缺的人才資源之間的巨大落差,很大程度是由于各高校千篇一律的人才培養模式所導致的。例如,政府審計工作與社會審計在內容、工作形式、專業知識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基層政府審計部門對人才的引進主要來自于社會審計人員,對引進人才角色轉化上所需要再花費的時間、人力物力等資源實際上是一種不必要的浪費,并且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政府審計效力的發展,以及國家審計在國家治理中所發揮的實際作用。

目前,我國的會計學和審計學兩大領域發展很不均衡,會計學的發展較為成熟,各個高校的學科設置與人才培養計劃趨于成熟;而審計學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猛,其重要性也一再被國家重要領導人以及權威學者強調。但是由于審計學在本科階段僅僅與會計、財務管理等并列于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甚至到了碩士、博士階段,僅僅是歸屬于會計學之下的三級學科。審計與會計的關系并非是簡單的從屬關系,將審計學看作是會計學下的一個分支是不正確的。審計并不是發源于會計,而是另有起源。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計量、監督、報告;審計的主要工作則是檢查財務信息的確認、計量等是否符合相關的規定。換言之,會計學研究的對象是財務數據是如何產生的,而審計學研究的內容則是財務數據產生的過程是否合規、合法。所以,兩者研究的內容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并不存在簡單的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鄭石橋和鄭卓如,2015)。

正是由于上述矛盾的存在,高校對于審計人才的培養建設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難以得到足夠的社會認可。由此可見,學科所劃分的級別是否恰當會直接影響到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進展。而如果能將審計學提升為一級學科,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該領域專家及學者的科研熱情,提高各高校對該學科建設支持力度。這些都將會為今后的國家治理、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提供更有力的理論貢獻和人才支撐。

二、文獻綜述

莫茨和夏拉夫(1990)認為,審計作為一門交叉學科,除了通過與其他各學科相互融合、吸收來豐富自身的理論發展之外,也具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也無法涉及的。劉永澤教授(2016)認為,隨著如今現代審計的快速發展已經大大超出了過去的審計模式,其中尤其以政府審計的變化最為突出,審計學的學科地位迫切需要重新審視。另外,如果要將審計學設置成為一級學科,應該從會計學科的失敗中汲取教訓,總結經驗。張龍平(2016)認為,如果成功將審計學設置成一級學科,將會給審計領域的發展帶來諸多益處。例如能夠獲得更高、更廣的發展空間,更加積極的科研氛圍等。并且他還指出,審計如果作為一級學科,應該歸屬于管理學門類。因為例如政府審計的工作重點就是對公共資金、國家資產的監督。此外,審計學設置成為一級學科需要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看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宋夏云(2016)認為,如果要將審計學設立成一級學科,那么首先應該設計好其所包括的二級學科,而目前政府審計業務種類較多,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同意二級學科的分類標準不容忽視。陳宋生(2016)認為審計設立一級學科,需要先解決四個問題:有多少高??梢栽O立審計一級學科、師資力量能達到什么標準、生源情況如何,以及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等問題。

結合上述文獻,可以看出,將審計學作為一級學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所面臨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因此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將成為本文的論述重點。

三、作為一級學科的必要性

《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一級學科應當具有確定的研究對象,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理論、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審計學的專業特點已經滿足的上述要求,但仍受限于當前的學科分類。

(一)目前的學科地位無法凸顯審計全覆蓋的要求。目前,管理類學科門類下設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農業經濟管理類、公共管理類、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工業工程類、電子商務類、旅游管理類九個一級學科,但是隨著社會經濟和國家治理的不斷發展,審計學仍然作為工商管理下設的二級學科,已經與社會發展中的實際情況所不相符:一方面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出發,政府審計要在政府各項工作中實現全覆蓋,對政府的一切經濟活動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所涉及的領域已經遠遠超過了工商管理所涵蓋的學科領域;另一方面從社會審計的角度來看,把審計僅僅看作是在查賬的傳統認知,是人們結合審計的具體工作內容、審計的客體得出來的結論。但這只能代表過去,而不能包含審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出來的新的內容。當下成為領域內研究熱點的經濟責任審計、環境資源審計、信息系統審計、財政審計等,都體現出審計工作的具體內容早已遠遠超越了檢查財務報表的范疇。

隨著黨和國家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不斷加速,審計工作在績效評估、實施問責、遏制腐敗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其中所產生的新的審計目標、審計職能、審計方法等都對現行的審計人才培養和審計工作人員的基礎理論知識、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人員除了要有扎實的會計知識、財務管理知識外,還需要熟練掌握現代審計方法和新的審計手段(陳婕、曾曉虹,2011)。因此,傳統的審計人才培養模式所研究的領域需要得到極大的擴展,學科定位也應進行重新劃分和相應的提升。

(二)具有的國家治理作用以及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監督作用。與工商管理所定位的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不同,審計學對人才的定位是以整個國家、社會為主體,側重于培養能適應各級政府部門、各種行業的盈利及非盈利企業的綜合型人才。首先,國家審計與各個公共機構之間并不是跟社會審計一樣的委托與受托的關系,而是共同成為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力完成合理配置社會公共資源的目標,只是兩者的分工不同而已;其次,國家審計所關注的主要內容絕不僅僅局限于對財務狀況的審查,而是要涉及整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的方方面面。國家審計不僅要對財務信息進行查錯糾弊,更要能夠反映出國家治理中所暴露的制度方面的問題,從而促進國家制度的不斷完善(劉家義,2012)。

(三)審計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審計學的研究內容除了傳統的會計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一些財務知識以外,不僅和管理學門類中的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專業知識具有較為密切的關聯性,而且與其他科學門類也在相互滲透并存在密切聯系,諸如人文科學中的經濟學、法學、理學和自然科學中的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等。由此可以看出,審計學的研究內容具有開放和多元化的特點。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審計的變革不得不通過充分利用各學科、專業領域的科研成果以補充自身發展中的不足。這就意味著,如今的審計學科不斷與各不同學科之間產生碰撞與摩擦,然后經過融合從而產生新的理論突破。這也是審計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在今后發展中的必由之路。

目前,財經類院校審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課程主要還是以會計學所包含的課程為主,與之關系較為密切的管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相關課程開設的較少,而這與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是不相適應的。審計學必將會發展成為交叉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型學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也應該融入更多跨學科、跨領域的課程設置,為培養綜合型的審計人才奠定基礎。

再者,長期以來,高校的審計人才培養計劃,往往忽視了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的重要地位,一味追求社會審計人才的培養力度,即主要培養財務審計人員。而實際上,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的發展在不斷加快,社會對于非財務審計人才的需求比重越來越大。并且國家審計和內部審計需要的是內部控制審計、投資審計、風險管理審計、工程審計等復合型人才。傳統的社會審計人才培養價值觀只會將審計不斷推入會計專業所局限的范圍之內。因此,對審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向培養多方向、多技能的學科交叉型符合人才轉變(周慶西,2014)。

根據以上,本研究認為,經過多年發展的審計學,其研究對象已經特定,其理論體系也已經具備獨立性和完整性。其學科領域所涵蓋的內容廣度是其他一級學科無法囊括其中的,將其提升為一級學科具有必要性。

四、作為一級學科的可行性

《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一級學科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在構成本學科的領域或方向內,有一定數量的學位授予單位已開展了較長時間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楊松、閆海,2009)。

(一)官方權威的認可。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指出,推動實現審計全覆蓋,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會議精神的重要體現,這就要求審計工作者們必須依法履行升級職責,增強對審計方式的創新能力,對待審計工作任務要嚴肅認真,追求效率。政府審計工作中要重點檢查各級政府機構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等重大政策的落實情況,凡是涉及到公共資金和國有資產的使用和分配、國有資源合理配置、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等方面的問題,審計工作必須到位,從而達到推動國家治理和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同時《意見》還明確表示,審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具體審計工作實施的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國家的中心工作,以服務改革發展為宗旨,力求維護社會的公平秩序,為國家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以問責政府為導向的國家審計工作,關鍵是要發揮審計對于促進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監督作用,除了要對國家穩增長、調結構等重大決策的實際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反映,還要能及時對過去審計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不斷進行“回頭看”,對于屢審屢犯、有令不行的行為要及時糾正和上報,不僅要發現問題,更要跟蹤問題,直至解決問題(戚振東、尹平,2015)。

(二)審計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1、審計學科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審計學科并非起源于會計,而是源于其特有的研究對象,例如審計活動的產生與發展、審計活動的基本規律。除此之外,其研究對象還包括審計的產生與發展、審計的職能、審計的主體與客體、審計的程序與方法、審計的實踐與發展等等。這些研究對象都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涵蓋和涉及的。

2、審計學科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首先,審計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各國都以法律的形勢,對審計進行了界定,賦予了其不同的職能與作用,為審計活動提供了標準和支撐。由于其可以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不同性質的國家中,審計活動也代表著不同執政者的執政理念,是一個時期特定的政治環境的體現;其次,審計還具有深厚的經濟基礎,審計活動是對經濟的獨立監督,社會經濟越發展,審計越重要。審計的發展源于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而隨著經濟水平的加速發展,對審計的依賴性也越強。另外,正是審計具有的堅實的社會基礎使其成為較為復雜的綜合性學科,這也是與會計學、財務管理學之間顯著的差異所在(齊興利,2009)。

3、審計學具有獨立的理論體系。審計學的理論體系主要有審計基本理論、審計規范理論和審計應用理論構成。其中,審計基本理論對各項審計工作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包含了基本概念、審計的職能與工作原則、審計的主體與客體等理論,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審計規范理論則主要從審計環境的角度出發,研究審計職業道德、技術規范和質量控制;而審計應用理論是從指導實際工作出發,包括制定審計計劃、選擇審計方法、獲得審計證據、得出審計報告等具體理論部分(劉明輝,2003)。審計學理論體系是從審計實踐中通過科學的總結所獲得的成果,是審計學科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標志,這一理論體系是任何其他學科所無法產生和涵蓋的。

(三)研究和教育機構的發展。在審計學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已經在眾多高校開展并持續了較長時間,一定規模的人才隊伍也已經形成。審計碩士(025700)為我國第39種專業碩士,于2011年2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8次會議審議通過設置該碩士。雖然研究生階段未像本科階段一樣將審計學與會計學并列為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財務、法律、審計復合型人才需求的劇增,為了滿足這龐大的需求,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信息化審計等不同方向人才培養的探索已經在一些院校的審計學碩士專業培養中開展。目前,具有審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單位已達到34家。其中985院校6所,占比17.6%;211院校13所,占比38.2%;財經類院校22所,占比64.8%;綜合類6所,占比17.6%;其他6所,占比17.6%。

就目前各高校培養審計人才的目標來看,培養具有“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重點努力的目標。而復合型人才的標準,是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視野,既不能只懂一門專業知識,也不能是各個專業都“略知一二”。但是,在多數人眼中,二級學科或者是三級學科往往就是等同于專業,導致人才在該領域的學習、研究中過于專門化,學習的知識結構也會相對狹窄,從而也會造成在科研上研究范圍的局限性。

五、作為一級學科的內涵

《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二)項規定,一級學科一般應有若干可歸屬的二級學科。

審計學學科專業有著極其寬廣的范圍,若干個子部門更是可以在其內部進行進一步劃分。從客觀上來說,目前一個框架完整的體系結構已經在審計學領域形成。按照審計的主體劃分,可以分為政府審計、內部審計、民間審計等三個部分;按照審計的客體劃分,可以分為財政審計、企業審計、行政事業單位審計、金融審計、工程審計等五個部分;按照審計的內容劃分,可以分為合規審計、財務審計、績效審計等三個部分。

200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關于做好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范圍內自主設置學科專業工作的幾點意見》(學位[2002]47號)。這對新學科的發展和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審計學已經成為管理學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專業的熱點,例如首都對外經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審計碩士研究方向分為政府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內部審計三個方向;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將審計碩士主要分為注冊會計師審計、金融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審計四個方向;南京審計大學審計碩士專業主要分為內部審計、公共工程審計、國際審計與國家治理、信息系統審計、政策審計等八個方向。綜合比較,政府審計、社會審計、內部審計是各高校對于審計學科具體劃分的主要依據。

六、研究結論

將審計學作為會計學下屬的三級學科,無論從早期的理論研究,還是從現在審計學在社會實踐中的實際運用來看,都顯得很不合理。并且還會導致高校審計人才培養模式與國家、社會對審計人才需求之間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因此,對審計學學科級別的調整迫在眉睫。

而近年來,審計學理論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要求和審計學科的獨立性已經受到了國家主要領導人以及學術界權威人士的充分肯定。審計對于整個國家、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所發揮的作用正逐漸凸顯,并且不斷增強。

綜上所述,將審計學單列一級學科符合教育部相關文件的規定,建議有關部門根據相關程序規定,向社會征求調整意見,選擇合適的時機做出相應的調整。

主要參考文獻:

[1]鄭石橋,鄭卓如.基于審計主題的審計學科體系創新研究[J].會計研究,2015.9.

[2]陳婕,曾曉虹.我國審計人才培養社會需求狀況分析——基于問卷調查的視角[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

[3]劉家義.論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J].中國社會科學,2012.6.

[4]周慶西.審計跨學科創新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3.12.

[5]楊松,閆海.設立經濟法與社會法學一級學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法定條件的論證[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9.3.

[6]戚振東,尹平.國家治理視角下的審計全覆蓋:一個理論框架[J].學海,2015.6.

[7]齊興利.“免疫系統”論下審計學科獨立與理論體系重建[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2.

[8]劉明輝.以審計環境為邏輯起點構建審計理論體系[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4.

[9]池國華,楊金.中國首屆政府審計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綜述[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16.4.

猜你喜歡
學科分類審計學人才培養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審計學》課程教改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秾徲媽W》教材的編制與創新性人才培養
民族地區本科院校審計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中醫藥信息學教育發展歷程回顧與學科發展現狀分析
基于學科分類下的交互式電子白板設備應用績效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