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學視角的旅游外宣資料翻譯策略選擇

2020-09-02 06:47石敏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傳播學翻譯

石敏

摘要:傳播學與翻譯的結合極大促進了國際交流與文化傳播。而旅游外宣作為一種傳播手段,不僅能推介各地特色文化,更能促進經濟發展。直譯、意譯和刪減信息等都是常見的旅游外宣翻譯策略。然而,在翻譯市場錯綜復雜、翻譯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翻譯策略選擇不當和文化缺省等問題都出現在了旅游外宣翻譯中,嚴重影響旅游外宣事業發展,對旅游外宣資料翻譯策略的研究能完善外宣翻譯系統,促進旅游業發展和文化傳播。

關鍵詞:旅游外宣 翻譯 傳播學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04-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業為經濟大繁榮創造了機會,為各國帶來商機、創造了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加速了文明社會的交流與融合。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必要的旅游外宣對各地政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好的外宣翻譯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一、傳播學與翻譯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翻譯研究不再局限于語言表面的探索,而是將翻譯放到更為宏大的文化語境來研究。翻譯作為文化溝通的橋梁,其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正如黃友義(2008:54)所說,“翻譯是決定文化傳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礎條件,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p>

傳播學核心理論四大先驅之一哈羅德·拉斯韋爾(2013:35-36)指出,“傳播過程由誰(Who)、說什么(Says what)、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組成?!边@一5W模式為傳播學奠定了基礎,而作為交叉性學科的傳播學也為翻譯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從拉斯韋爾的傳播五要素來研究山東旅游外宣文本,其傳播主體為具有意識形態導向作用的政府機構,傳播內容為山東簡況和旅游景點介紹,傳播媒介為山東旅游網站等,傳播受眾為海外游客,而對于傳播效果,則需要參照山東省官方數據來看到山東旅游的境外游客人數,以確定傳播效果。

二、旅游外宣資料的翻譯策略

漢語旅游外宣材料在詞法、句法、篇章上都十分具有中國寫作特色。在詞法上,偏愛四字結構且多連續使用,以增強語義。在句法上,多獨立小句,結構松散,以期獲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在篇章上,多辭藻華麗的景物描寫,實際有用信息較少。而英語是重形合語言,結構緊湊嚴密,行文簡潔明快,文風質樸且邏輯性強。中英文語言存在的差異實際是文化滲透的結果。文化滲透會增大文化傳播的難度,因此譯者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才能更好地將信息傳遞給受眾。本文主要對旅游外宣文本中運用的直譯、刪減、意譯翻譯策略進行研究。

1.直譯

直譯是指既忠實于原文內容,又忠實于原文形式的翻譯。一般來說,如果原文介紹的內容多為事實性信息,這種情況下采用直譯即可。但直譯不等于死譯。

例1:

原文:這里是太平洋的西岸——中國山東。山東擁有3345公里的海岸線,瀕臨渤海、黃海。

譯文:This is Shandong,China,located on the western shore of the Pacific.Shandong has 3,345 kilometers of coastline and borders o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例1選自山東外宣片,主要介紹了山東的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屬于事實性信息,其中也少有具有文化差異的表達,因此譯者選擇直譯不會對譯語讀者產生閱讀障礙,同時還會讓讀者覺得信息充實。

2.刪減

直譯的翻譯策略并不完全適合于旅游外宣資料。對政府部門來說,旅游外宣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將信息傳遞給外國讀者,激發他們的旅游興趣。而外宣材料中會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且中西方存在文化差異。因此,有時直譯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譯者在翻譯時進行適當的信息刪減能更好地為譯語讀者勾畫出更明了的畫面。

例2:

原文:淄博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會處,南依……,北臨……,東接……,西與……接壤,西南與……相鄰。

譯文:Zibo is a major metropolitan city and region bordering Jinan to the East.It is among the most thriving regions in eastern China.

例2選自山東旅游網。例2是對淄博的簡介,主要介紹地理位置及其經濟重要性,介紹十分詳細,十分符合中文的寫作特點,多并列結構和獨立短句。對作為呼喚型文本的旅游外宣資料,譯者的重點應該放在譯語讀者身上,把基本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激發他們的旅游興趣。在翻譯過程中,如果譯者一味地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信息堆積,會讓人感覺繁雜。對于大多數對中國地理、山東行政劃分不甚了解的外國人來說,過于詳細的地理信息介紹會造成閱讀障礙。這樣就嚴重威脅到了拉斯韋爾所提出的傳播五要素中的受眾這一要素。對于相對冗余的信息,譯者采取了刪減的翻譯策略更加清晰明了地向譯語讀者展示出山東的風土人情。

3.意譯

意譯,即將原文的內容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而不是那么重視形式的完全對等。東西方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而這種差異直接反映在了漢英兩種語言上。在旅游外宣資料中,為突出地方特色,漢語常會使用多種修辭、運用華麗的辭藻。如果直譯,就會造成譯文冗雜難懂,給受眾帶來困擾。然而,若刪減信息,原文當中的一些文化特色就會消失。而意譯能彌補直譯和刪減譯法帶來的不足,更好地傳達信息并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例3:

原文:岱青海藍,齊風魯韻,人文薈萃傳承中華文明要義精髓;產業升級,動能轉換,新舊嬗變譜寫高質量發展壯麗詩篇。

譯文: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the charm of Shandong and the profound culture carry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industrial upgrading,the replacement of growth drive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mark a magnificent chapter of quality development.

例3選自山東外宣片。句子不長但充分表現了漢語的寫作特點——擅用四字結構和排比,以此來增強語義的特點。翻譯時,譯者并沒有完全按照原文的四字結構進行翻譯,而是采取意譯的形式將內容準確地傳達出來。比如“岱青海藍,齊風魯韻,人文薈萃”,譯者先將源語表層結構轉換為源語深層結構,即“漂亮的自然風景,山東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然后將這種深層結構轉換為目的語深層結構,最終轉換到目的語表層結構,形成最終譯文。為激發外國游客的旅游興趣,這種意譯的翻譯策略更加常見于旅游外宣資料中。

旅游外宣資料的翻譯有其獨特性,為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同時又要更好地展現我們獨特的文化,翻譯策略的選擇至關重要。除遵循“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外,外宣翻譯更需謹記黃友義(2004:27)提出的“外宣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和“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因此,旅游外宣翻譯也必須時刻重視這三項原則。

三、旅游外宣資料英譯中存在的問題

然而,山東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譯并沒有做到完美無瑕,其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錯誤。本文主要從翻譯策略選擇不當和文化缺省兩個方面來看旅游外宣翻譯的錯誤。

1.翻譯策略選擇不當

譯者在翻譯景點名和地名時,策略選擇不當可能會讓外國游客出現理解障礙,比如山東旅游網上“周村”的翻譯為“Zhou Village”。然而,“周村”是山東淄博市下設的一個區,而譯者看到了“村”一字,自然而然地將其譯為“village”,完全沒有進行查證。事實上,譯者在翻譯時還是采取了字對字的翻譯,才會導致誤譯為“village”。因此,譯者進行翻譯時,要在清楚了解背景的情況下,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外宣效果。

2.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被語言使用者省略的背景知識。翻譯時,譯者可能認為某些信息是人盡皆知的,因此會省略。然而,王東風(2017:22)認為,“當那些在源語文化中被人們所熟知的知識進入到跨文化翻譯環節時,它所缺省的理據很可能早已不復存在了。這是因為所缺省的很可能是特有的知識,另一文化成員很可能并不明白?!币虼?,如果一味地進行缺省處理,很可能給讓讀者造成閱讀障礙。

山東旅游外宣翻譯中也有一些文化缺省現象,例如,譯者將“牛郎織女景區”譯為“Niulang and Zhinv Recreational Area”。對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傳說的外國游客來說,他們并不能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特色。這種不具有任何文化特色的翻譯會使景點平庸化,不具有任何吸引力。因此,對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信息,譯者應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盡可能保留其中的文化特色。

四、結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加深了國家間、民族間的交流。因此,在當今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對外宣傳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是各地政府的又一項任務。而在實際的外宣工作中,譯者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譯者擔負著把中國的特色文化傳遞給世界、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中國體驗中國的風土人情的責任。因此,譯者不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還要具有強烈的跨文化意識,真正實現兩種文化間的溝通與交流。

參考文獻:

[1]黃友義.讓翻譯事業更好地為跨文化交流服務[J].今日中國,2008(7):54.

[2]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28.

[3]王東風.翻譯名師講評系列:文學翻譯(譯·注·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22.

[4]Lasswell,H.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M].Beijing: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13:35-36.

責任編輯:景辰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業為經濟大繁榮創造了機會,為各國帶來商機、創造了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加速了文明社會的交流與融合。在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必要的旅游外宣對各地政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而好的外宣翻譯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帶動旅游業的發展。

一、傳播學與翻譯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翻譯研究不再局限于語言表面的探索,而是將翻譯放到更為宏大的文化語境來研究。翻譯作為文化溝通的橋梁,其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覷。正如黃友義(2008:54)所說,“翻譯是決定文化傳播效果的直接因素和基礎條件,從某種角度講,也是一個國家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的具體體現?!?/p>

傳播學核心理論四大先驅之一哈羅德·拉斯韋爾(2013:35-36)指出,“傳播過程由誰(Who)、說什么(Says what)、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組成?!边@一5W模式為傳播學奠定了基礎,而作為交叉性學科的傳播學也為翻譯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從拉斯韋爾的傳播五要素來研究山東旅游外宣文本,其傳播主體為具有意識形態導向作用的政府機構,傳播內容為山東簡況和旅游景點介紹,傳播媒介為山東旅游網站等,傳播受眾為海外游客,而對于傳播效果,則需要參照山東省官方數據來看到山東旅游的境外游客人數,以確定傳播效果。

二、旅游外宣資料的翻譯策略

漢語旅游外宣材料在詞法、句法、篇章上都十分具有中國寫作特色。在詞法上,偏愛四字結構且多連續使用,以增強語義。在句法上,多獨立小句,結構松散,以期獲得“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在篇章上,多辭藻華麗的景物描寫,實際有用信息較少。而英語是重形合語言,結構緊湊嚴密,行文簡潔明快,文風質樸且邏輯性強。中英文語言存在的差異實際是文化滲透的結果。文化滲透會增大文化傳播的難度,因此譯者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才能更好地將信息傳遞給受眾。本文主要對旅游外宣文本中運用的直譯、刪減、意譯翻譯策略進行研究。

1.直譯

直譯是指既忠實于原文內容,又忠實于原文形式的翻譯。一般來說,如果原文介紹的內容多為事實性信息,這種情況下采用直譯即可。但直譯不等于死譯。

例1:

原文:這里是太平洋的西岸——中國山東。山東擁有3345公里的海岸線,瀕臨渤海、黃海。

譯文:This is Shandong,China,located on the western shore of the Pacific.Shandong has 3,345 kilometers of coastline and borders on the Bohai Sea and the Yellow Sea.

例1選自山東外宣片,主要介紹了山東的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屬于事實性信息,其中也少有具有文化差異的表達,因此譯者選擇直譯不會對譯語讀者產生閱讀障礙,同時還會讓讀者覺得信息充實。

2.刪減

直譯的翻譯策略并不完全適合于旅游外宣資料。對政府部門來說,旅游外宣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將信息傳遞給外國讀者,激發他們的旅游興趣。而外宣材料中會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信息,且中西方存在文化差異。因此,有時直譯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選擇。譯者在翻譯時進行適當的信息刪減能更好地為譯語讀者勾畫出更明了的畫面。

例2:

原文:淄博位于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會處,南依……,北臨……,東接……,西與……接壤,西南與……相鄰。

譯文:Zibo is a major metropolitan city and region bordering Jinan to the East.It is among the most thriving regions in eastern China.

例2選自山東旅游網。例2是對淄博的簡介,主要介紹地理位置及其經濟重要性,介紹十分詳細,十分符合中文的寫作特點,多并列結構和獨立短句。對作為呼喚型文本的旅游外宣資料,譯者的重點應該放在譯語讀者身上,把基本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激發他們的旅游興趣。在翻譯過程中,如果譯者一味地采取直譯的翻譯策略,信息堆積,會讓人感覺繁雜。對于大多數對中國地理、山東行政劃分不甚了解的外國人來說,過于詳細的地理信息介紹會造成閱讀障礙。這樣就嚴重威脅到了拉斯韋爾所提出的傳播五要素中的受眾這一要素。對于相對冗余的信息,譯者采取了刪減的翻譯策略更加清晰明了地向譯語讀者展示出山東的風土人情。

3.意譯

意譯,即將原文的內容準確地傳達給讀者,而不是那么重視形式的完全對等。東西方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而這種差異直接反映在了漢英兩種語言上。在旅游外宣資料中,為突出地方特色,漢語常會使用多種修辭、運用華麗的辭藻。如果直譯,就會造成譯文冗雜難懂,給受眾帶來困擾。然而,若刪減信息,原文當中的一些文化特色就會消失。而意譯能彌補直譯和刪減譯法帶來的不足,更好地傳達信息并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

例3:

原文:岱青海藍,齊風魯韻,人文薈萃傳承中華文明要義精髓;產業升級,動能轉換,新舊嬗變譜寫高質量發展壯麗詩篇。

譯文: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the charm of Shandong and the profound culture carry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industrial upgrading,the replacement of growth drive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mark a magnificent chapter of quality development.

例3選自山東外宣片。句子不長但充分表現了漢語的寫作特點——擅用四字結構和排比,以此來增強語義的特點。翻譯時,譯者并沒有完全按照原文的四字結構進行翻譯,而是采取意譯的形式將內容準確地傳達出來。比如“岱青海藍,齊風魯韻,人文薈萃”,譯者先將源語表層結構轉換為源語深層結構,即“漂亮的自然風景,山東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然后將這種深層結構轉換為目的語深層結構,最終轉換到目的語表層結構,形成最終譯文。為激發外國游客的旅游興趣,這種意譯的翻譯策略更加常見于旅游外宣資料中。

旅游外宣資料的翻譯有其獨特性,為吸引更多的國外游客,同時又要更好地展現我們獨特的文化,翻譯策略的選擇至關重要。除遵循“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外,外宣翻譯更需謹記黃友義(2004:27)提出的“外宣三貼近”原則,即“貼近中國發展的實際”“貼近國外受眾對中國信息的需求”和“貼近國外受眾的思維習慣”。因此,旅游外宣翻譯也必須時刻重視這三項原則。

三、旅游外宣資料英譯中存在的問題

然而,山東旅游外宣材料的翻譯并沒有做到完美無瑕,其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錯誤。本文主要從翻譯策略選擇不當和文化缺省兩個方面來看旅游外宣翻譯的錯誤。

1.翻譯策略選擇不當

譯者在翻譯景點名和地名時,策略選擇不當可能會讓外國游客出現理解障礙,比如山東旅游網上“周村”的翻譯為“Zhou Village”。然而,“周村”是山東淄博市下設的一個區,而譯者看到了“村”一字,自然而然地將其譯為“village”,完全沒有進行查證。事實上,譯者在翻譯時還是采取了字對字的翻譯,才會導致誤譯為“village”。因此,譯者進行翻譯時,要在清楚了解背景的情況下,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這樣才能起到更好的外宣效果。

2.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被語言使用者省略的背景知識。翻譯時,譯者可能認為某些信息是人盡皆知的,因此會省略。然而,王東風(2017:22)認為,“當那些在源語文化中被人們所熟知的知識進入到跨文化翻譯環節時,它所缺省的理據很可能早已不復存在了。這是因為所缺省的很可能是特有的知識,另一文化成員很可能并不明白?!币虼?,如果一味地進行缺省處理,很可能給讓讀者造成閱讀障礙。

山東旅游外宣翻譯中也有一些文化缺省現象,例如,譯者將“牛郎織女景區”譯為“Niulang and Zhinv Recreational Area”。對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傳說的外國游客來說,他們并不能理解其中深厚的文化特色。這種不具有任何文化特色的翻譯會使景點平庸化,不具有任何吸引力。因此,對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信息,譯者應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盡可能保留其中的文化特色。

四、結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為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加深了國家間、民族間的交流。因此,在當今旅游業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對外宣傳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是各地政府的又一項任務。而在實際的外宣工作中,譯者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譯者擔負著把中國的特色文化傳遞給世界、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來中國體驗中國的風土人情的責任。因此,譯者不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還要具有強烈的跨文化意識,真正實現兩種文化間的溝通與交流。

參考文獻:

[1]黃友義.讓翻譯事業更好地為跨文化交流服務[J].今日中國,2008(7):54.

[2]黃友義.堅持“外宣三貼近”原則,處理好外宣翻譯中的難點問題[J].中國翻譯,2004(6):27-28.

[3]王東風.翻譯名師講評系列:文學翻譯(譯·注·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22.

[4]Lasswell,H.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M].Beijing: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13:35-36.

責任編輯:景辰

猜你喜歡
傳播學翻譯
傳播學視域下學術期刊封面文化符號圖像選擇及改進策略
探析中西傳播差異 彰顯華夏傳播魅力
傳播學理論對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作用探討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本科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改革與實用型翻譯人才的培養
淺析跨文化交際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論中國傳播學本土化與跨學科研究的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