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特色紅色文化在英語專業課程思政中的運用研究

2021-08-11 08:28高宇
校園英語·中旬 2021年4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課程教學英語專業

【摘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其中明確提出要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大學生思政教育中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日益受到重視,“課程思政”進一步深入人心,各地也隨之開啟了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之路。專業課是高校青年學子的主修課程,與思政類公共必修課不同,專業課程在班級授課人數、課堂師生互動、課下輔導跟進等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政元素育人有效結合,通過隱形滲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是落實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對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紅色文化;英語專業;課程教學

【作者簡介】高宇,河南省信陽農林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信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調研課題“‘課程思政與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英語專業閱讀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20MZ01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 大別山紅色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大別山位于安徽、湖北與河南三省交界處,山脈綿延數百里,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大別山鄂豫皖蘇區革命根據地作為工農武裝創建時間僅次于中央蘇區、堅持斗爭時間最久的革命老區,與湘鄂西、湘鄂贛蘇區及中央革命根據地相互呼應,在中國革命史中占據特殊地位。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逐漸形成了“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一心、勇當先鋒”的大別山精神和紅色文化。大別山紅色文化的歷史性、教育性、生動性及傳承性決定了其獨特的優越性,這一地區的地方高校完全可以利用地域優勢,將紅色文化引入英語專業教學中。

二、大別山紅色文化在英語專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情況

筆者以豫南某高校英語專業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關于大別山紅色文化在英語專業課程中的應用現狀”的問卷調查。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985份,調查對象覆蓋大一至大四共4個年級的本科學生,其中翻譯專業530人,商務英語專業455人;男生132人,女生853人。圖1、2為部分調查結果。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現階段大別山紅色文化在豫南某高校英語專業課程中的運用較少,教師尤其是專業課教師缺少將其融入課程教學的經驗,學生也缺少對其深入學習的渠道,對地方特色紅色文化學習的自主性不高,學習浮于表層,認識不夠深入,但普遍表現出一定的興趣??傮w來說,目前該類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研究不夠深入,資源積累不足,以思政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缺少實踐教學環節,且實踐教學停留在表面化、淺層化的行為上,未能與專業特點相結合,尚未形成可以借鑒推廣的特色課程體系。

三、大別山紅色文化融入英語專業課教學中的意義

新時代背景下,將專業教學與地方特色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推進高等教育本土化、特色化進程,逐漸成為地方高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的新趨勢,地方紅色文化正是進行思政教育的生動典范,張笑薇(2010)、鄧海龍(2014)等都曾從不同的對象、內容和角度對地方文化與高校英語教育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論證了將兩者相結合的可行性及重要意義。

1.豐富教學資源,拓展育人形式。將大別山地區紅色資源融入地方院校的思政教育中,將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訓練和思政教育緊密聯系,豐富課堂內容,創新地方院校英語專業育人方法,推進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相整合,有助于拓展思政教育形式,構建課堂與地方文化結合、思政教育與專業技能互通、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并重的英語專業特色思政課程,推進地方高校外語類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構建。

2.弘揚特色文化,促進地區振興。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大別山地區積累了大量的紅色文化資源,包括革命故事、革命精神、烈士陵園、革命遺址、名人故居、軍事博物館等,這些資源與大別山區秀麗獨特的自然風光相輔相成?,F階段,受主客觀因素制約,大別山紅色資源的開發缺乏系統規劃,尚未形成獨特品牌,紅色文化的宣傳存在娛樂化和淺表化現象。推進地方特色文化進校園,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能夠更好地弘揚紅色文化,改革地區經濟發展策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為培養地區英語類人才開辟新的路徑,真正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3.推進三全育人,落實立德樹人。在專業課堂中融入地方特色紅色文化,化理論的說教于專業知識學習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生動地幫助學生批判地審視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引導學生堅定紅色信仰、傳承紅色基因、增強文化自信、筑牢信仰之基,培育出能夠靈活運用專業知識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更是對新時代思政教育創新發展研究的探索,是對“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和“如何培養人”的回答,對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四、大別山紅色文化融入英語專業課教學中的方式探究

1.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方案?,F階段,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思政育人的渠道基本局限于公共必修課的思政課程,專業基礎課與專業必修課中的思政元素不多,尤其是與地方特色紅色文化結合較少,對紅色文化的學習方式局限于影視作品、主題黨課團課、教師理論傳授等,且多浮于表面。將紅色文化的運用納入人才培養目標,把思政工作體系貫穿人才培養體系之中,能夠充分發揮目標導向作用,完善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調整教學及考核大綱,調動專業課教師參與課堂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化專業課教師的德育意識和育人責任。

2.創新教學方法,豐富實踐形式?,F階段,地方院校思政育人的方式較為單一,尤其對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專業課程中很少涉及地方特色紅色文化,課堂和實習實訓多圍繞專業技能展開,部分與紅色文化傳承相關的實踐活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參與人數和涉及范圍都有局限性,且并未形成長效機制,學生將專業技能、紅色文化與實踐相融合的機會較少,可見,創新教學方式十分必要。例如,結合學校特點、地區特色和專業目標,構建專業特色課程;豐富第二課堂,依托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場所,結合專業特點展開教學;建立體驗教學模式,利用寒暑假開展實地實踐,深入了解大別山紅色歷史,并建立長期合作模式;依托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者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建設工程等創立特色紅色文化社團,發揮學生在育人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在校園開設紅色文化角、紅色作品展等,以此營造濃厚的校園紅色文化氛圍。

3.利用網絡平臺,賦予時代內涵。如今是新媒體時代,隨著大學生生活方式的轉變,網絡在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借助微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平臺,通過信息化、網絡化的方式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延伸育人渠道,創新育人方式,減少思政育人的說教性,增加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推進大別山紅色網絡資源建設,幫助教師豐富課堂資源,提升紅色文化的傳播空間,讓地方特色紅色文化的傳承更具時效性、時代性。

4.整合多方資源,加強跨界合作。目前我國課程思政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但不可否認,許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思政教育仍然處于較為尷尬的局面,如政府和社會過分依賴學校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卻未能提供相關人力、物力及政策的支持;學校過分依賴思政課程在育人中的作用,忽視了專業課程在立德樹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專業課教師缺乏進行思政理論教育的專業基礎和經驗等。因此,在推進地方紅色文化走進英語專業課堂的過程中,需要整合各方資源,加強合作溝通,打破專業、學科和部門的限制,開展跨課程、跨學科、跨專業、跨部門、跨學校的各類活動,不斷提高紅色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人才隊伍建設。例如在紅色景點開展翻譯調研,實地考察外宣翻譯現狀,推進地區文化走出去;校企聯合,加強商務英語與食品、園藝、農學等專業合作,推進地方紅色食品鏈、產業鏈等形成,爭取多方資源的參與,打造符合專業特色、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各類教學實踐活動。

參考文獻:

[1]李華鈺.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之課程思政路徑研究——以美國社會與文化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61-62.

[2]彭柳萍.淺談專業課教師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1):41-44.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課程教學英語專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產出導向法”在英語專業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寫作教學改革之探索
英語專業研究式學習的探索與思考
英語專業口譯教學改革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