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影響因素研究

2022-04-02 05:32?李青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4期
關鍵詞:多元回歸影響因素

?李青

摘 要:社會參與意識關乎公民意識的培育,以及社會參與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氛圍塑造,有助于形成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模式,提升社會治理水平?;贑GSS數據庫網民社會意識調查項目中對社會參與意識的研究數據,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模型探究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以及社會滿意度對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的影響。研究分析發現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以及社會滿意度均對城市人群的社會參與意識具有正向作用。因此,在社會治理層面提升該類影響因素有助于形成參與氛圍,促進公眾參與治理模式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影響因素;多元回歸

中圖分類號:C912.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4-0077-04

社會參與是社會治理重要的途徑和方法,同時也是達到善治美好圖景目標的重要方法之一。十九大在關于社會治理的要求中提出,要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律保障的社會體制。在社會治理領域,政府不僅僅是把管理轉讓或割裂給社會,其強調的是政府要作為指引者和管理者,以人民為中心引導多方參與[1]。社會參與意識是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前提,包含個體對參與行為的價值認可、積極性以及其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利義務屬性判斷。提升公民的社會參與意識不僅意味著人文素養的提高和合格公民意識的培育,同時也有利于塑造整體社會參與的價值觀念和文化氛圍[2]。社會參與意識可解釋為個體參與社會公共服務、公共管理等問題時采取的一系列態度、認知和行為。當公眾的社會參與意識較高時,有助于形成社會多方參與的協同治理局面,能夠提升社會治理的水平。而社會參與意識較低時就會導致個體的參與不積極,難以營造參與氛圍,阻礙社會形成公眾參與的治理模式。

城市地區人口密度大,流動性高。集中的城市人群在復雜的交互關系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社會治理問題。城市人群不僅僅包含戶籍在城市的居民,還包含所有在城市學習、生活、工作的其他流動人口。城市人群與其所在的城市區域產生最為直接的關系,同時也直接面臨城市社會生活的影響,因此該群體的社會參與意識對城市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城市人群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元回歸模型分析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和社會滿意度三個方面對社會參與意識的影響,探索具備顯著性的影響因素,從而有針對性地對社會參與意識的提升提供建議與思路。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的假設、數據來源、方法和因變量

(一)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1.社會參與意識。社會參與意識能夠鼓舞社會參與行為,鼓勵公眾培養參與的習慣和行為,提高社會治理水平。郭道暉(2006)提出公民參與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憲法的角度下,公民的權力主要通過參與國家政治來體現,通過參與監督、制約政府行駛行政權力能夠推進政府治理[3]。社會參與意識基于意識形態,由個體的態度組成,并影響著個體在實踐中實施社會參與行為。因此,本文中社會參與意識的定義即為個體對社會參與的一系列認知、態度和行為。

2.社會地位。社會地位對于個體社會參與意識具有一定影響。王新松(2015)在理性選擇模型下研究發現,具有一定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與政治或政策的聯系更緊密,通過參與來保證自身利益的需求相對而言更高,更在乎社會安全、環境保護等公共議題[4]。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1:社會地位對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存在顯著性影響

3.社會參與權力。社會參與權力指個體認為其是否擁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力,當公眾擁有做某件事的權利時往往會影響其是否實施該行為。它涉及個體對社會參與的合法性認同,即社會參與是合規法律允許的,同時涉及個體是否能夠對于社會事務進行選擇、決策等自主性行為?;诖硕x,社會參與權力很可能影響個體的社會參與意識。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H2:社會參與權力對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存在顯著性影響。

4.社會滿意度。社會滿意度衡量的是社會中的成員對于其所在的社會環境是否滿意。當社會現狀不符合個體預期時或導致群體利益受損時,個體可能就會嘗試改變或要求參與到社會治理活動中來,因此將社會滿意度對社會參與意識是否具有影響作為假設。

H3:社會滿意度對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存在顯著性影響。

(二)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研究數據來源于CGSS數據庫中由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馬得勇博士設計并主持的2017年網民社會意識調查。該項目設計目的為研究我國大眾社會意識的具體情況,通過在互聯網發布網絡問卷的方法對我國公民開展調查,覆蓋全國各省,共有2 379份有效樣本。本研究研究對象為城市人群,故選取了生活區域為“特大城市、大城市、省會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人群,得到有效樣本2 212個。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選擇Stata軟件進行,對變量進行賦值并為各自變量和因變量進行線性檢驗分析,將通過檢驗的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出影響因素與影響程度,對不能納入多元回歸模型的變量進行多項式回歸,最后得出結論。

(三)因變量:社會參與意識

社會參與意識可解釋為個體對于參與社會治理中的問題如公共服務,公共管理時會采取的一系列興趣、認知和行為。根據此概念內涵以及問卷中設計中的問題設置,該變量選取參與興趣、參與能力、感知頻率、現實參與行與互聯網參與行為五個指標來衡量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并選取該指標對應的問題。該類問題均為李斯特五分量表形式的程度類別變量,根據程度大小分別將回答賦值為1—5分轉換為數值變量。將社會參與意識包含的五個指標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出1—5分的總參與意識得分。得分越低代表參與意識較低,得分越高代表參與意識較高。在對因變量進行誤差檢驗分析中,社會參與意識正態檢驗的P值=0.82 >0.05,因此拒絕了非正態假設,表明隨機誤差服從正太分布,能夠采取多元回歸分析。

(四)自變量: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社會滿意度

社會地位指社會等級制度或分層制度中的位置,包含權力、聲望、職業、財富等因素;在社會學中指個體在一定社會關系體系中所處的位置,反映了個體與社會整體的關系及在與社會整體互動關系中的社會身份,因此該變量選取教育程度、職業和家庭年收入因素來衡量。

在教育程度、職業和家庭年收入中,教育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下”“本??啤焙汀按T博士”三個選項。此變量為類別變量,賦值為是=1,否=0。社會地位的劃分和職業屬性密切相關,根據陸學藝(2002年)對中國社會階層的分析[5],將問卷中的21種職業進行分類排名。最終分為九類并重新排序為連續變量:無業及其他、農業勞動力、產業工人、大學生、商業服務業、個體工商戶、辦事人員、經理人員及私營企業主、國家與社會管理者。對該類變量進行線性擬合,發現教育程度和職業因素對因變量通過了擬合圖像檢驗,故采納二者納入模型;而家庭年收入與因變量的線性圖像呈倒U型,則此變量不列入多元回歸模型,在后期進行多項式回歸;社會參與權力由問題“任何一個公民都有權力批評社會管理機構”測量,設置為賦值等于0和1的虛擬變量,其中強烈反對、反對和中立設置為不具有權力的0值虛擬變量,同意和非常同意設置為具有權力的1值虛擬變量;社會滿意程度由問題“你對目前我們的社會現狀滿意嗎”測量,設置為賦值等于0和1的虛擬變量,其中很不滿意,不太滿意和一般設置為沒有滿意態度的0值虛擬變量,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設置為具有滿意態度的1值虛擬變量[6]。

除假設的自變量外,模型還選取了性別、年齡和政治面貌三個控制變量。性別變量中,男性設置為1值虛擬變量,女性為0值虛擬變量;政治面貌中黨員設置為1值虛擬變量,非黨員設置為0值虛擬變量。對控制變量進行線性擬合,發現年齡與因變量的線性圖像呈倒U型,故將年齡變量在多元回歸模型中剔除,置于后期進行多項式回歸[6]。

二、數據分析

(一)線性檢驗與描述統計

線性檢驗顯示各自變量對因變量的線性相關均具有顯著性,線性擬合中年齡、家庭年收入與因變量的線性關系圖像呈倒U型,無法列入多元回歸模型,故置于最后進行多項式回歸。對該問卷中各類變量進行描述分析,得出因變量平均得分為3.19,說明城市人群的社會參與意識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社會滿意度中,平均得分為3.49,表示城市人群對社會持比較滿意態度。社會參與權力中,城市人群的平均得分為3.89,說明城市人群整體的社會參與權力意識較強。

(二)多元回歸分析

對于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的假設影響因素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社會滿意度采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7]。以控制變量為基礎作為多元回歸模型1,后續依次加入社會地位作為模型2,加入社會參與權力作為模型3,加入社會滿意度作為模型4,最終形成4個遞進模型,數據分析結果見表2。

4個模型都通過了顯著性水平檢驗并且模型內自變量均具有顯著性。在模型1中,控制政治面貌后,城市人群中男性的社會參與意識比女性高19.7%;控制性別后,城市人群中黨員的社會參與意識比非黨員高16%。說明城市人群中男性參與意識更高;黨員更關注社會參與問題。

模型2加入社會地位變量。結果表示控制其他變量后,城市人群的職業每上升1級,其社會參與意識提高5.1%;控制其他變量后城市人群中本??茖W歷要比高中及以下人群的社會參與意識高14.6%,控制其他變量后碩博士學歷比高中及以下學歷的社會參與意識高13.1%。該模型表示社會地位對社會參與的影響是顯著的,社會地位較高的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也更高。

模型3增加了社會參與權力變量。結果顯示,控制其他變量后,具有社會參與權力的城市人群比不具備社會參與權力的社會參與意識要高16.4%,說明城市人群認為個體對社會參與是否具有權力影響其互聯網社會參與的態度和意愿。

模型4在之前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社會滿意度,涵蓋了所有變量,較好地顯示出各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結果表示控制其他變量后,對社會現狀滿意的城市人群比沒有滿意的城市人群社會參與意識高19%。說明城市人群對于社會現狀的滿意與否也影響了社會參與意識的水平高低??刂破渌兞亢?,認為具有社會參與權力的城市人群比不具備社會參與權力的參與意識要高18.4%;控制其他變量后,男性的社會參與意識比女性高18.1%;控制其他變量后,碩博士、本???、高中及學歷依次比下一級別的社會參與意識高12.6%;控制其他變量后,黨員的社會參與意識比非黨員高7.7%,;控制其他變量后,城市人群的職業每上升1級,其社會參與意識提高4.6%。

(三)年齡、收入與社會參與意識的多項式回歸

將年齡、家庭年收入作為自變量,社會參與意識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擬合時,圖像呈倒U型。故對這兩類自變量進行平方處理,進行多項式回歸計算,得出年齡影響社會參與意識的最高值為40.35歲,家庭年收入對社會參與意識影響的最高值為78.71萬元。分別對兩類變量以最高點為界進行分類,再進行單因素的線性檢驗,其中年齡在40歲及以下和家庭年收入在78.7萬元及以下具有顯著性,而40歲以上和年收入78.7萬元以上不具有顯著線性關系。以上結果表示城市人群在40歲之前,年齡越大社會參與意識越高,40歲之后年齡與社會參與意識則沒有顯著關系。家庭年收入低于78.7萬元時,收入越高社會參與意識越強烈,高于78.7萬元時則與社會參與意識無顯著相關關系。

結語

通過對社會地位、社會參與權力與社會滿意度對社會參與意識影響的多元回歸分析可以看出,三者對于城市人群通過網絡進行社會參與態度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社會地位作為個人的不可調控因素,社會難以對其進行干預和控制,但在社會治理的場域中,可以樹立參與榜樣和社區精神領袖等引導群體,讓較高社會地位的城市人群帶動其他公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在社會參與權力方面,社區治理主體可以采取治理賦權的教育宣傳、價值傳播等措施,幫助城市人群樹立社會參與的信心;社會滿意度的發展空間較大,通過提供優質的社會公共服務和公共管理,加強社會民生建設等舉措提高社會滿意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城市人群提升社會參與意識,從而促進社會參與意識從公民個體到社會群體的全面提高。公眾參與是一個具有“馬太效應”的循環上升的過程,當社會參與意識提高后,不僅能夠提升行動層面上的社會治理建設和實施,還有助于社會參與氛圍形成向好局面,而且會反過來促使社會參與權力擴大、個體對社會滿意程度增加,形成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高效社會治理模式,因而在社會參與意識具備顯著性的影響因素上著手改進,對最終實現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江國華,劉文君.習近平“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理論釋讀[J].求索,2018,(1):32-38.

[2]? 劉鐵芳,謝燕.社會參與和公民權責意識的培養[J].教育科學研究,2006,(1):43-45.

[3]? 郭道暉.政府治理與公民社會參與[J].河北法學,2006,(1):12-16.

[4]? 王新松.公民參與、政治參與及社會參與:概念辨析與理論解讀[J].浙江學刊,2015,(1):204-209.

[5]? 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十大階層分析[J].學習與實踐,2002,(3):55-63.

[6]? Aderonke A.Oni,Samuel Oni,Victor Mbarika,Charles K.Ayo.Empirical study of user acceptance of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Integrating Civic Voluntarism Model and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7,(2).

[7]? 宋梅.社區治理與社會參與網絡體系的構建[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9,(5):18-21.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the Urban Population

LI Qi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Social participation awareness is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civic consciousness,shaping the concept and value-culture atmospher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helping to form a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model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ple parties in society and improving social governance.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n the awarenes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GSS database in the 2017 Internet Users’Social Awareness Project,it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status,social participation power and social satisfaction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awareness of urban people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The model analysis finds that social status,social participation power and social satisfaction a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oci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of urban people.Enhancing influencing factors at the social governance can help create the shaping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governance models.

Key words:urban population;soci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influence factor;MRA

猜你喜歡
多元回歸影響因素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戶居住滿意度研究
江蘇省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促進科技創新的實效性研究
我國大學生人生規劃自主性的現狀和影響因素
中國裝備制造業階段競爭力研究
上證綜指收益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計量經濟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