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研究

2023-06-23 01:34畢麗花袁瀟
教育與職業(下) 2023年6期
關鍵詞:教師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等職業學校

畢麗花 袁瀟

[摘要]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作為中職教師資格制度的核心內容,是提高中職教師隊伍質量的前提和保證。雖然我國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在建立和實施過程中不斷發展完善,但仍存在認證機構單一、認證對象不完全、認證標準較籠統寬泛、認證考核內容有待拓展、認證程序缺乏更新與升級、認證評估機制待完善等問題?;诖?,應健全中職教師資格認證體系,完善認證機構與認證對象;完善理實結合的認證標準,增強認證標準的專業化和可操作性;豐富認證考核內容,加強中職教師資格考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明確中職教師資格年限,實行教師資格定期認證與分級認證制度;完善認證評估機制,保障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不斷改進。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教師教育;教師專業發展

[作者簡介]畢麗花(1998- ),女,山西高平人,重慶師范大學在讀碩士;袁瀟(1984- ),女,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職教師資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重慶? 40133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重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產教融合機制創新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3SKGH065,項目主持人:袁瀟)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23)12-0084-08

一、問題的提出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法定職業許可制度,是提升教師整體素質乃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以下簡稱《教師法》)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1995年,《教師資格條例》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制度(以下簡稱“中職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對提高中職教師素質、促進中職教師專業化和優化中職教師隊伍結構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以下簡稱“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作為中職教師資格制度的核心內容,“規定著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的對象、標準以及認證方式等,直接決定了誰才有資格當教師,影響著中職教師資格證書的效度”①。近年來,隨著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呼聲日漸高漲。2018年,《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指出,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完善職業學校教師資格標準。2019年,《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完善職教教師資格考試制度,推進以“雙師素質”為導向的新教師準入制度改革。2021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完善職教教師資格認定制度,在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在職業學校任教的專業課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應具備一定期限的相關工作經驗。

此外,以“職教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為關鍵詞在學術引擎上進行文獻檢索發現,已有研究對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的歷史發展與現狀、國際比較與借鑒、存在問題與完善建議等進行了探討。例如,徐國慶對美國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程序設計和標準要求進行分析后認為,美國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具有證書獲取呈遞進的過程性設計、采取開放性設計以適應不同能力特征的群體、證書標準要求突出強調工作經驗和以課程學習為證書升級的重要條件等特征,值得我們借鑒。韓云鵬的研究分析了我國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我國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制定專門的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完善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內容。朱金蘭、賈朝東的研究梳理了美國職教教師資格證書制度的歷史發展、介紹了美國職教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提出我國應完善職教教師專業教學標準,對職教教師資格進行專門認證、分級與更新認證,完善職教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柳思羽、厲曉華的研究分別分析了美、英、德三國職教教師資格準入制度,并依據其建設經驗,提出我國應加快完善職教教師資格認證體系、健全職教專業教學標準、構建“雙師型”教師的準入標準、設置多元化的認證條件、建立兼職職教教師資格準入制度等,以加強職教教師準入制度建設。但已有文獻多是對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進行研究,專門針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研究較少。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作為中職教師的“入口關”,對中職教師隊伍建設、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高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亟須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閱讀整理相關政策與文獻,梳理了我國中職教師資格制度的歷史發展與實踐,了解了中職教師資格制度以及資格認證制度的建設與實施狀況,并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了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建議。

二、中職教師資格制度的歷史演變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不斷探索教育體制改革發展,教師資格制度在教育體制改革中逐步建立與發展,中職教師資格制度也在實踐中逐漸發展演變,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1978—1992年:建立教師考核合格證書制度,提高中職教師質量

建設現代化國家對大力發展各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皬?978年起,國家開始恢復獨立的教師教育體系。當時整個教師隊伍學歷不合格比例達1/3以上,數量也嚴重不足,教師隊伍的人才補充出現了斷層,無法滿足國家現代化建設的要求,提高在職教師質量成為當務之急?!雹?985年,《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要對現有教師進行培訓和考核,爭取在五年或更長時間內實現大多數教師都能勝任教學工作,并規定擔任教師的人員應具備合格學歷或考核合格證書。為貫徹落實中央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6年,《中小學教師考核合格證書試行辦法》出臺,規定不具備國家規定合格學歷的教師應參加培訓和考試獲取合格證書。這為尚未達到合格學歷的教師開辟了學習進修、取得任職資格的新路徑,富有成效地推動了中職教師隊伍質量的提高,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師資基礎。

(二)1993—2009年:實施面向社會的教師資格制度,拓寬中職教師來源渠道

教師考核合格證書制度為尚未獲得合格學歷的中職教師提供了學歷提升途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隊伍質量。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嚴格教師準入制度、依法管理教師隊伍、探索更為完善的教師資格制度的需求日益迫切。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 “中小學逐步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同年,《教師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并明確了學歷條件。1995年,《教師資格條例》明確了教師資格的分類、申請條件、考試內容和資格認證等。1998年4—12月,教育部在湖北等?。▍^、市)的部分地市進行了教師資格試點,試點地區不斷探索,為教師資格制度的全面實施積攢了一定經驗。199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為保證教師資格制度全面實施順利開展,教育部在深入調查研究、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并發布了《〈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詳細規定了教師資格認定的條件、程序以及證書管理等。2001年年底,全國多數省份開始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中職教師資格制度也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拓寬了中職教師來源,增加了中職教師數量。

(三)2010—2018年:探索改革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實施全國統一教師資格考試

面向社會實施中職教師資格制度保障了中職教師隊伍數量充足,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各地考試標準不統一、考試有效性不足等問題,中職教師質量參差不齊,亟須探索改革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制定統一的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和考試大綱。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國家制定教師資格標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考試和資格認定”。同年,《關于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提出“開展教師資格考試改革試點”。2011年,教師資格改革試點工作在浙江、湖北兩地開展。2012年,將上海、海南、河北、廣西納入了試點范圍。2013年,為確保教師資格考試改革擴大試點工作順利實施,教育部決定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新增山西、山東、安徽、貴州為試點地區。2014年,試點地區新增了江蘇、福建、四川、陜西、吉林,改革試點地區擴大到15個省份。在此基礎上,2015年又新增了北京、天津等13個省份為試點地區。改革后的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建立了統一的標準和考試大綱,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職教師的質量,對提高中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中職教師社會地位等具有重要意義。

(四)2019年至今:探索符合職業教育特色的中職教師資格制度,體現類型教育的定位

類型特色是提高我國職業教育社會地位和質量的關鍵,探索符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對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意義重大。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的類型地位,并指出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既要會講又要會做。2019年,《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教教師資格考試中應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不斷完善職教教師資格制度。2021年,《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再次提出“在國家教師資格考試中強化專業教學和實踐要求”。探索符合職業教育類型特色的中職教師資格制度,有利于選拔既懂理論又精技術的合格師資,為提升中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存在的問題

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在發展中逐漸完善,對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素質較高、結構合理的中職教師隊伍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仍不可回避。

(一)認證機構單一、認證對象不完全,兼職教師尚未列入認證范圍

認證機構是教師資格認證工作的具體組織者與實施者,認證對象則規定著哪些人可以依法獲得教師資格,均是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過程中,認證機構和認證對象的不完善,影響著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的質量。一是認證機構單一?!督處熧Y格條例》第十三條規定,中職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由申請人戶籍或任教學校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查后,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或者組織有關部門認定??梢?,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機構為教育行政部門,其他機構或人員無法參與認證,致使教師資格認定視角存在明顯的單一性。二是認證對象不完全?!督處熧Y格條例》第二條規定,教師資格認證對象為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國公民。據此,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的對象為專任教師。然而,當前越來越多的兼職教師進入中職教師隊伍,是中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職教師資格制度并未將其列入認證范圍。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作為入口關,對兼職教師同樣實施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才能保證兼職教師“入口”質量。

(二)認證標準較籠統寬泛,未充分體現中職教師的職業屬性

“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有關進入教師職業必備條件的條例性文件,是進行教師資格認證的依據?!雹邸督處熧Y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主要從思想品德、學歷條件、專業技術、教師資格考試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對中職專任教師資格認證標準進行了規定,其規定的認證標準較籠統寬泛,沒有充分體現中職教師的職業屬性。一是認證標準未嚴格區分中職與普通高中文化課教師資格。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雖同屬于高級中學階段的教育,但二者在學生基礎和培養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普通高中強調全面發展和提升素質,學生基礎相對較好,對學生的培養以升學為主。中職則強調“就業與升學并重”,在注重學生技術技能培養的同時,也注重文化基礎教育。而中職與普通高中文化課教師資格的認證標準基本相同,并未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區分。二是認證標準未嚴格區分中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資格。中職文化課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滿足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需要。專業課教師則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并能夠教授給學生,解決專業性問題,要求更高。而中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除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科目和面試內容存在一定區別外,其他標準基本一致,未對專業技術提出要求。

(三)認證考核內容有待拓展,難以全面考核申請者的職業教育知識與能力

教師資格認證考核主要考核申請者的職業道德、知識素養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有助于選拔樂教、適教、善教的人員獲得教師資格。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考核包括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其考核內容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一是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筆試內容有待拓展。筆試包括“綜合素質”“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三科,“綜合素質”考試內容包括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五部分;“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內容包括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生學習心理、發展心理、心理輔導、中學課程、教學、德育、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八部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則圍繞相關學科進行考試,如思想政治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內容包括學科知識、課程理論知識、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評價理論知識四部分。中職文化課教師資格申請者需參加三個科目的考試,中職專業課和實習指導教師資格申請者筆試暫不參加“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的測試。由此可見,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筆試主要對普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并未將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心理學以及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列入測試范圍,難以考核申請者對職業教育規律和專業教學法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中職專業課教師資格認證面試內容有待完善。面試包括結構化問答、試講以及試講答辯三個環節,測試內容包括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八個部分,主要測試申請者應具備的新教師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中職專業課教師資格認證面試主要通過試講對申請者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能力進行考核,多限于口頭回答,并未有實踐考核環節對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難以測試申請者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四)認證程序缺乏更新與升級,難以發揮對中職教師的約束和激勵作用

完善的認證程序是促進中職教師知識更新和專業化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有著較為嚴格的程序,但仍存在認證缺乏更新與升級的問題,難以發揮對中職教師的約束和激勵作用,不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一是對已獲得教師資格證書但暫未進入教師職業的“儲蓄教師”缺乏定期認證。獲得中職教師資格證書者如沒有《教師法》和《教師資格條例》規定的違法、違規行為,其教師資格證是終身有效的。終身性的教師資格證書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隊伍的穩定,但其“忽略了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性,不利于在教師隊伍中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④。為健全教師管理機制,《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規定,中小學教師資格實行定期注冊制度,注冊不合格或未定期注冊的人員不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但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是對入職教師從教資格的定期審核,對于暫未進入教師職業的“儲蓄教師”則缺乏定期考查。二是缺乏對中職教師資格的分級認證。教師專業發展對教育改革與發展極其重要,教師只有在其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提高專業素養,才能促進自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白鳛橹笇Ы處煂I成長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要保證其認證結果的有效性并能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與支持”⑤,必須考慮如何在認證層面體現教師專業發展層次?;裟匪箙f會報告《明天的教師》將教師分為初任教師、專業教師和高級專業教師,并提出建立不同級別的教師資格制度。而當前我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主要是對“初任教師”進行資格認證,并未按照教師專業發展層次分級認證教師資格,難以起到激勵教師專業發展的作用。

(五)認證評估機制待完善,難以全面了解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實施效果

評估機制能夠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實施情況,為認證工作提供反饋,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逐漸完善具有重要意義。已有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的機構、對象、條件以及考核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規定,但對認證評估未進行規定。認證評估機制不完善,致使難以全面了解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實施效果。一是評估主體不明確。中等職業教育是面向社會的跨界教育,“在辦學制度層面,跨越了企業與學校;在人才培養層面,跨越了工作與學習;在社會功能層面,跨越了職業與教育”⑥。因此,中職教師不僅應具備所教專業或學科知識和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傳授相關知識的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和運用職業教育學、職業教育心理學進行實踐教學的能力?,F行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選拔出的合格教師是否符合中等職業學校需求,需要中等職業教育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認證評估,但當前評估機制不完善、評估主體不明確,難以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進行科學全面的評估。二是評估過程缺乏相關規定。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主要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規范性、合理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執行環境等進行評估,通過評估明確中職教師資格證書持有者是否具備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需的知識、素養與能力,是否可以被認為是合格教師等問題。但當前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評估過程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規定,影響著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的實施。三是評估原則不完善。評估原則是指評估機構或評估人員在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過程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在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過程中遵循相應的評估原則,有利于增強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結果有效性。但當前尚未規定明確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原則,亟待完善。

四、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建議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敖處煂I化是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方式,而教師專業化發展又離不開對教師進行專業規范?!雹咧新毥處熧Y格認證制度正是對教師進行專業規范、保障中職教師質量的基本制度。因此,亟待針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存在的問題,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推進高質量中職教師隊伍建設。

(一)健全中職教師資格認證體系,完善認證機構與認證對象

認證機構與認證對象是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實施的關鍵因素。修訂和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完善認證機構與認證對象的相關規定,有助于提高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工作的專業化和標準化。一是豐富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機構,推動專業組織和人員共同參與認證工作。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可以讓相關行業企業代表、中職優秀骨干教師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打破教育行政部門對資格認證的完全行政管控局面”⑧。也可借鑒國外相關經驗,吸納第三方專業組織參與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提高資格認證的客觀性、公正性和專業性。二是將兼職教師納入資格認證范圍。兼職教師作為中職教師隊伍的重要補充,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但當前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未將兼職教師納入認證范圍,使得部分尚未取得教師資格合格證書的兼職教師進入中職學校,反而會降低中職教師隊伍整體質量。因此,應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將兼職教師納入認證范圍,確保每一位進入中職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教師均取得合格的教師資格證書,保證中職教師隊伍質量。

(二)完善理實結合的認證標準,增強認證標準的專業化和可操作性

科學規范的教師資格認證標準是推動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保障。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標準不僅應包含對教師職業的一般要求,同時也應包含中職教師作為“準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因此,中職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必須理實結合,選拔兼具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為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師資保障。一是在充分了解中職培養目標、學生基礎和學生學習特點等基礎上,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中職文化課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對于申請中職文化課教師資格的人員,除要求其達到相應的思想品德、學歷、教師資格考試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標準外,還可以結合學科實際教學情況,要求其修夠一定學分的職業教育等相關專業課程,并要求其有在中等職業學校實習的經歷。目的是通過實習工作比較深入地了解中職教學的真實情況,具備相應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能力。二是對中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的標準進行區分規定。中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程度不同,認證標準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中職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師的專業知識程度、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相關行業企業工作年限進行區分規定,專業課教師的認證標準應體現出明顯的專業性要求。中職專業課教師不僅要修夠一定學分的職業教育等相關專業理論課程,還要修夠一定學分的專業實習實踐課程,并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等級證書。此外,還可對其在相關行業企業的工作年限進行一定的要求,如德國提出職教教師必須有至少6個月的實踐經歷。

(三)豐富認證考核內容,加強中職教師資格考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

實行認證考核是選拔優秀人才從教的重要途徑。結合中職教師工作特點豐富認證考核內容,有利于加強中職教師資格考核的全面性和針對性,保障教師隊伍質量。一是筆試環節增加對申請者職業教育和專業相關知識的考核,加強中職教師資格考核的針對性。在筆試測試時,除對普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進行考查外,還應在考核中增加職業教育基本知識、職業教育課程與教學、職業教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等內容。此外,中職專業課教師還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筆試測試時應根據專業增加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實際操作中問題解決等專業知識,如中職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課教師資格認證筆試應增加旅游的產生與發展、旅游過程中的管理等內容,保障中職專業課教師具有扎實的職業教育教學和專業理論知識基礎。二是在中職專業課教師資格認證面試考核時增加實踐操作環節,對申請者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進行測試。以汽車制造與檢修專業為例,申請者進行試講、回答結構化問題后,還應進入實訓基地檢測其能否進行汽車性能檢測、調試、維護及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等。以上測試均通過,再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參加至少3個月的教育實習,“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綜合考察申請者所具備的教師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教態、語言表達、教學設計、教學實施以及教學評價等能力”⑨,實習結束且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中職教師資格證書,而不合格的人員則需重新進行教師資格考試。

(四)明確中職教師資格期限,實行教師資格定期認證與分級認證制度

規定中職教師資格有效期限并實行定期認證與分級認證是促進教師持續發展的關鍵舉措。一是明確中職教師資格有效期限,對教師資格證書進行定期認證。無論是獲得教師資格證書且在崗的教師,還是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尚未進入教師職業的“儲蓄教師”,均應在一定期限后更新教師資格證書。對于尚未進入教師職業的“儲蓄教師”,可以規定其在一定期限內需修滿相關專業、職業教育教學等課程的學分或達到更高層次的學歷要求;對于已進入教師職業的教師,可以規定其在一定期限內具備相關專業教學工作經驗或達到更高層次的學歷要求。有效期滿,教師資格認證機構對教師資格證書持有者是否達到相應要求進行認證,合格者可延長其證書期限,不合格者給予一定試用期,試用期過后仍認證不合格者撤銷其教師資格證書。二是明確中職教師資格層級,對教師資格進行分級認證??蓪⒅新毥處熧Y格證書分為準教師、初任教師、中級教師、高級教師和終身教師等不同層級,并設置相應層級所應具備的條件,如學歷、經歷或進修學分數等。中職教師資格申請者首次通過認證考核后可獲得準教師資格證書,教師招聘考核合格從事教師職業后可獲得初任教師資格,之后想要取得更進一步的證書,教師必須不斷進修,不斷學習,滿足相應證書規定的條件。分級別、分層次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嚴格按照認證程序和認證標準對中職教師進行分級認證,授予通過認證教師相應層級的教師資格證書,可以激勵中職教師不斷促進自身發展,從而提高中職教師整體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五)完善認證評估機制,保障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不斷改進

完善的認證評估制度是實現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專業化、提高準入教師質量的關鍵。一是豐富評估主體,多主體參與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中職教師區別于普通中學教師,“應具備師范能力、知識能力、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四種基本能力”⑩。對于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的評估,其主體應包括教育行政部門代表、中等職業教育專家學者、行業企業相關崗位負責人、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方專業評估組織、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負責人和骨干教師等,對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進行多角度、全方位評價。二是制定科學的評估過程,提高評估的有效性。在進行中職教師資格認證評估時,應分類分專業制定具體化和可操作性強的評估標準,并與科學技術相結合使用多樣化的評估方法,對中職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教育教學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最終發布評估結果,為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工作提供反饋,促進認證制度的完善。三是合理確定并嚴格遵守評估原則。在評估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時,應參酌相關教育政策規準、教師能力、評價的特性以及制度本身的相關系統規劃,并嚴格遵循以下原則,提高評估結果的有效性。第一,專業性原則。教師資格認證評估應以專業知識為評價依據,評估認證合格的教師是否符合專業要求。第二,公平性原則。在評估教師資格時應秉承公平理念,公平公正地進行認證評估。

高質量教師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石。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作為“入口關”,是保障中職教師隊伍質量的關鍵。因此,應不斷完善中職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完善認證標準、規范認證程序,促進合格中職教師“蓄水池”的形成,加快推進高質量中職教師隊伍建設,進而推動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注釋]

①查吉德.職業教育教師資格制度研究——制度有效性的視角[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1:181.

②陳尚瓊,余仁勝.我國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的回顧與展望[J].課程·教材·教法,2015,35(4):99.

③劉翠航.美國教師資格認證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比較教育研究,2001(5):44.

④俞啟定.教師資格再認證問題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6(6):14.

⑤胡玲翠,秦麗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美國教師資格認證制度[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3(4):39.

⑥姜大源.當代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研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53.

⑦郭志明.美國教師專業規范歷史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231.

⑧柳思羽,厲曉華.發達國家職教教師資格準入制度的建設經驗與啟示——以美、英、德三國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2,39(6):195.

⑨李富強,高倩.德國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中表現性評價研究[J].外國教育研究,2016,43(12):29.

⑩李夢卿,安培.卓越中職教師培養的基本認知、價值追求與實施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5,35(17):34.

[參考文獻]

[1]徐國慶.美國職業教育教師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研究——以俄亥俄州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11,38(1):90-96.

[2]韓云鵬.完善我國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制度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4):50-54.

[3]朱金蘭,賈朝東.美國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認證制度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9(24):70-75.

[4]呂玉曼,徐國慶.從強化到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屬性確立的實踐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22(2):111-118.

[5]杜學文,劉麗麗,張迪.卓越中職教師基本特征是什么?——基于扎根理論的探索性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36):46-52.

[6]范寧,楊之嶺.霍姆斯協會報告:明天的教師(1986)(上)[J].外國教育資料,1988(5):1-9.

[7]李夢卿,姜維.“雙師型”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宏觀性要求與專業性表達[J].教育與職業,2018(8):38-44.

[8]姚遠,趙善慶.職業教育“雙師”教師資格認證標準建設路徑[J].成人教育,2021,41(2):69-78.

[9]李文靜,鄧春夢.國際比較視閾下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研究[J].職教論壇,2023,39(2):122-128.

猜你喜歡
教師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等職業學校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利用云錄播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研修平臺
微視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
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研究綜述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中等職業學校實施“長短課”的必要性與實施建議
非洲教師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培育學生職業精神的研究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