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探究

2023-08-28 11:00黃海燕
大學·教學與教育 2023年7期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傳承高校

摘? 要:素質教育理念對高校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英語教學,可在培養學生英語素養的同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并幫助學生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與掌握,引導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實現文化意識的有效樹立。文章以大學英語教學有效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目的,深入分析當前英語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現狀,對影響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問題進行總結,通過教學方法模式創新來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英語教學;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20-0155-04

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與精神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各教育階段的全面滲透,強調在教學工作中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來升華學生思想情感,并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發展提供支撐。因此,探討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對助力高校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影響。

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的價值意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亦是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中綿延不絕的特有標識。大學英語作為各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主要特點表現為年級跨度大、覆蓋范圍廣、學習時間長等。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學與傳統優秀文化的有機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文化自信與愛國意識,在保證英語教學高質量開展的同時,為學生營造更為理想的學習環境。

(一)有助于促進文化傳承創新

國家發展和建設水平與人才資源的培育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人才培養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成效的重要標準,亦是高等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作為高等人才輸出的主陣地,高校承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交流合作、文化傳承創新等職責[1]。以大學英語教學為媒介來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實現文化傳承創新的關鍵性舉措。得益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全面貫徹,大學英語如何實現立德樹人目標愈發受到教師的重視。在多元文化思潮發展背景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英語教學中,可為學生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的培養助力,并為學生學習營造趣味、人文氛圍,通過提升文化育人效果來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弘揚[2]。

(二)有助于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學生學習語言類學科知識,語言輸出與應用是核心,教師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根據文化內容來調動所學知識,以結合生活實際為前提,通過中西方文化比較來激發學生探索興趣,讓學生以更為主動的態度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以保證英語學習質量與效率提高,并促進其教學實效性的顯著提升?;趯χ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還可為學生語言學習、語言應用創設良好契機,為學生語言綜合素質培養提供有力支撐[3]。此外,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還有助于拓展英語教學內容。具體而言,素質教育理念強調教師對英語教學重新定位,需做到在課程教學中進行德育元素的有機融合。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生哲理、價值取向、傳統美德等與德育教育十分契合,教師可在英語教學內容體系中納入優秀傳統文化,實現英語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三)有助于促進文化血脈賡續

歷經幾千年的延續與演變,中華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代表中國人特有精神意識的重要標識。例如“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思想,以“德主刑輔,以德化人”為主張的德治思想,以“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為主張的正義思想,以“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為主張的大同思想,以“民貴君輕、政在養民”為主張的平等思想,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張的道德思想,以“任人唯賢、選賢與能”為主張的用人思想,以“以和為貴、好戰必亡”為主張的和平理念,均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發展至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具備較大的傳承、弘揚價值,所以需以語言為載體來促進傳統優秀文化的賡續與弘揚[4]。通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為其賡續與傳承拓展渠道,既保證大學英語教學開展符合預期要求,又能以英語學習為媒介來幫助學生增強文化自信[5]。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當前教師對于教材內容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挖掘不到位,課堂教學期間仍以西方文化內容教學為主[6]。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需以教材內容中相關元素的挖掘為載體,但部分教師在教學期間習慣于為學生講解西方文化內容,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與融合不重視,致使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尚未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二是教師能力缺失,對于中華傳統文化融合的認知不到位,盡管近幾年各高校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提高重視,但部分英語教師尚未形成思想認知,因課堂教學期間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滲透過于突兀,使得英語教學開展無法為學生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的培養提供支撐。在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下,部分教師仍對學生英語成績提升過于執著,對學生文化素養發展漠不關心,片面地認為學生未來發展中文化素養無法作為助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與融合不積極,難以為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創設理想契機。三是教學模式應用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不契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習慣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并要求學生按照教師叮囑進行語法知識、英語詞匯的背誦記憶,未做到對優秀傳統文化與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致使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受到較大影響[7]。四是中國文化英語表達能力較差??v觀當前英語教學開展,在英語知識學習中普遍存在忽視漢語影響的情況,未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中國文化的表達方法,而大部分學生能夠熟練利用英文進行英美文化表達,對于中國文化的表達效果不理想。如要求學生使用英文來表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或者對中國風土人情和傳統節日,如端午節、春節、清明節、重陽節等進行表達,部分學生只能采取音譯或翻閱詞典的方法完成任務。學生母語文化的缺失對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鍛煉產生負面影響。

三、大學英語教學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挖掘本土資源,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

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與融合,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的分析,對本地、本校特色文化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與開發,并將其融合于英語教學之中,進而在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的同時,通過教學創新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學“Food Service”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美食”為主題帶領學生探索中國八大菜系,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八大菜系中人們最為推崇的菜肴,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本地特色菜系進行挖掘,在課堂教學期間與學生共同探討。接著為學生設置探索任務“Whats your favorite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What are the cook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要求學生以PPT的形式將自己喜歡的傳統美食制作方法用英文進行展示。最后為學生布置選擇性作業“If you want to recommend local food for foreign tourists,what would you recommend?”通過對傳統美食文化的融合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并在自主學習、探索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再如教學“Promoting Destinations”時,教師可將本地特色景點資源融入課程教學中,鼓勵學生自主搜集相關景點資料,然后以PPT的形式為其他學生介紹景點,要求學生能夠對景點的歷史形成、典故背景、要素組成等方面進行詳細介紹,其他學生則充當評委,對學生講解情況給予客觀且公正的評價,而教師則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通過對本土文化資源的挖掘來優化教學課堂,并實現以英語教學為媒介來促進學生文化自信、文化認同的培養[8]。

(二)發掘教材內容,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

縱觀以往大學英語教學開展,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教師選取的教學課文,多以西方原版文章節選為主,主要是對西方文化、價值觀的體現與反映[9]。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快速掌握英語知識,并加深對西方社會與文化的了解,但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造成較大限制,學生無法通過文化對比來樹立文化自信。鑒于此,教師可在積極更新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重視對教材內容中傳統文化元素的發掘與利用,并借助類比、舉例、對比等方法帶領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不影響學生內化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并在教學期間鍛煉學生如何利用英文來表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在教學“Loving and hating New York”時,教師可在教學導入環節依據其教學內容的分析,設置以下問題:“What impresses you about Chinese culture?”讓學生在課前階段自主進行資料采集,然后在課堂教學階段為其他同學分享。有的學生以PPT的形式分享了“Confucian culture”,有的學生利用圖片和視頻分享“National treasure panda”,有的學生則投屏展示“The Great Wall”“Beijing Opera culture”等。當學生展示完成后教師可在恰當時機引導學生認知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進而在促進英語教學順利開展的同時,在學生自主參與過程中強化其文化意識與文化自信的樹立[10]。

(三)拓展第二課堂,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

有限的英語課時內教師無法做到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過多滲透,可結合學生認知需求、認知水平的分析,通過創設第二課堂來培養學生文化輸出與傳播意識,并在參與過程中加強學生英語交流能力。

第一,借助多元化渠道獲取文化信息。要想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創設契機,教師可利用閑暇時間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引導學生搜集、聽讀有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料,例如收聽中央電視臺中相關英語節目,BBC播出的美麗中國節目,以及國際廣播電臺播放的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廣播節目等,或者是讓學生利用手機觀看MOOC聯盟相關的中國文化節目。再或者引導學生閱讀英文版的《道德經》《紅樓夢》等著作。若條件允許,教師可定期帶領學生觀看電視電影,如《飲食男女》《刮痧》等節目,引導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感悟中西方文化差異以及中國文化特點。通過帶領學生積極參與聽、讀、看活動,在促進學生加深中西方文化認知的同時,進一步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11]。

第二,舉辦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英語專題講座。在教師帶領下,讓學生在講座學習中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學??啥ㄆ谘垖W術專家到學校開展講座,在講座中為學生講解英美文化與中國文化。如對中國名著的英文賞析等,以彌補英語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不足。相較于課堂教學而言,專題講座無論是氛圍還是形式更為開放,能夠讓學生以更為主動的態度參與到知識學習與文化了解中。

第三,創設多元化課外文化活動。教師可在課下帶領學生開展中西方文化比對活動,通過將傳統文化滲透與語言學習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對學生文化歸屬感與文化認同的有效培養,并在自主參與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鍛煉。例如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開展專題演講比賽、美食分享活動、知識競賽活動等,或者圍繞某事件進行辯論。通過創設多元化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依托于第二課堂來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為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

(四)樹立對比意識,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結合

要在英語教學中進一步強化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除了要了解國外文化特點之外,還需重視對母語文化的深度剖析與了解,這樣才能以平等地位實現有效溝通交流。在雙方溝通互動過程中,二者既扮演著文化輸出者的身份,還兼具文化輸入者的身份,所以學生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如魚得水”,并實現以英語教學為媒介來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12]。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進行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過程中逐漸樹立文化對比意識,為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鍛煉與培養提供支撐。例如在教學“Beverage Service”時,該單元以“酒水服務”介紹為主,教師可以該主題為契機,開展關于中西方酒水差異的討論與學習。首先,教師可利用英語為學生介紹我國傳統酒類,如白酒(Liquor)、黃酒(Yellow rice wine)、奶酒(Beverage)、藥酒(Medicated wine)等,并帶領學生探索中西方“飲酒習慣”的差異。其次,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后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并以“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rinking”為題目撰寫英文文章。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寫作成果進行討論,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中西方文化比對,可在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為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良好契機。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對廣大高校英語教師而言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發展契機。鑒于此,要想最大化發揮出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育人價值,教師需建立對英語教學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價值的正確認知,深度剖析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在此基礎上借助科學對策來促進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有機融合,在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意識培養的同時,為學生文化認同、文化自信等良好品質培養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岳紅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6):10-11.

[2] 劉敏. 新文科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研究[J]. 廣西教育,2021(31):141-144.

[3] 劉琦紅,秦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的思考[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4(06):78-80.

[4] 周立軍,辛文卿,劉彥超.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 武警學院學報,2019,35(12):88-91.

[5] 孫艷麗,張華. 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對策研究[J]. 英語教師,2019,19(15):14-17.

[6] 陳靖怡. 淺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的融入[J].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5(02):22-24+28.

[7] 袁曉菲,宋代艷,禹航.淺析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J]. 海外英語,2022(16):160-161+167.

[8] 莫連花. 翻轉課堂模式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路徑[J]. 廣西教育,2022(21):126-129.

[9] 任雪嬌. “一帶一路”和“走出去”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英語課堂的策略探究[J]. 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08):181-183.

[10] 郭華.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20(21):69+73.

[11] 王旭華. 信息化背景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3(06):51-53.

[12] 劉立莉. 文化自信視角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探索——結合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J]. 長江叢刊,2021(11):41-42.

(薦稿人:周林,貴州師范大學國際旅游文化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淳潔)

作者簡介:黃海燕(1984—),女,碩士,四川托普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旅游英語、酒店英語等。

猜你喜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傳承高校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機制研究
關于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