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路徑優化探究

2023-08-29 15:12羅琦為
關鍵詞:路徑優化法治教育大學生

摘 要: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大學生的法治教育,這項工作構成法治建設的基礎,也是培養大學生的重要手段。當前,對大學生法治教育還十分薄弱,無法滿足時代需求,所以,必須運用科學理念加強法治教育,在教學內容上實現創新。強化法治教育網絡載體建設,以期優化大學生法治教育的路徑,加快推進我國法治國家建設進程。

關鍵詞:大學生;法治教育;路徑優化

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提出了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強化社會公眾的法治意識,讓全體人民都能夠崇尚社會主義法治,自覺守法,捍衛法律權威。大學生法治教育針對的是非法學專業的大學生,在教育中,讓這部分學生熟悉法律知識,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和理念,強化法律意識,在遵守法律的同時,能夠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提高法律素質,為達到這一目標,教育活動必須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地推進。黨的十九大又對我國深化依法治國作出了全面部署,這對新時代高校開展法治教育提供了根本依據。在法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是重要的客體,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大學生這股力量必須得到重視。在實現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大學生既是法治建設的踐行者,又肩負著推動法治建設進程的使命。在此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圍繞大學生法治教育進行深入研究,發揮研究成果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一、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法治社會建設的必要因素,體現了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關鍵作用。而大學生作為具有較豐富文化知識的群體,是社會中文化輻射力最強的群體。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強化其規則意識,這項工作和全民法律素養息息相關。通過改進和完善大學生的法治教育,以促成這一群體公民意識的提升,從而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和社會風氣,為我國法治國家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基石

實踐表明,當代大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法律知識結構來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等沖突。不僅如此,缺乏法律意識會導致大學生在享受權利的過程中,出現盲目或者錯誤的思想。如果缺乏法律意識,在維權過程中難免會采取不正確的方法。在核心價值觀中,法治屬于重要內容,它所折射出的是全體國民對法治價值的追求。這對于青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尤為關鍵。青年人樹立怎樣的價值觀,直接關系到未來社會的價值取向,與此同時,青年并沒有形成成熟的價值觀,所以,必須抓住這一關鍵階段幫助青年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具體來說,要面向大學生開展普法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端正青年人的法治觀,幫助他們形成法律信仰。這件工作不僅有利于推進法治建設進程,對于踐行核心價值觀也有重要意義。

(三)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是促進大學生成才的重要途徑

隨著近些年高校的大規模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得以進入高校學習,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每年都有大批的高學歷人才步入社會,這些高學歷人才將成為我國民主法治國家的核心主力。培養大學生為社會輸出優秀人才,在傳輸知識的同時,要讓他們擁有更高的法治素養,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違法犯罪的案例時有發生。從這些大學生犯罪事件中分析,很容易發現存在的問題:一是受家庭影響,從小就沒有樹立法律意識;二是缺乏法律素養,維權意識不強;三是社會和學校的影響。因此,需要通過強化法治教育來幫助大學生走上成才之路。

二、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現狀

大學生法治教育缺乏實效性,原因有兩點:其一,深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傳統思想有許多可取的內容,但是其中也包含有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而這種價值觀和我們所宣傳的法治觀念是對立的。其二,當前,我國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紛紛響應,開設法治課程。但是從實踐來看,高校在此方面呈現出來的積極性僅是表面現象,法治教育形式大于內容,根本無法取得理想效果。與此同時,在校大學生往往不重視公共課,將其看做陪襯,認為去不去上課都無關緊要。所以,想通過這一途徑強化大學生法治素養,存在較大難度。

(二)存在的問題

1. 缺乏多元化的法治教育模式。在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時候,主要是通過開設德法課程來解決的。法學專業之外的學生接觸法律常識的機會并不多。而德法課程僅在大一開設,進入大二之后就不再接受法治教育,所以非法學專業的學生比較缺乏法律常識。

2. 法律實踐能力的培養被忽略。為非法學專業的學生設置德法課程,并沒有從實質上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雖然這類大學生在長期學習和實踐中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法律意識,但是這些知識很難被他們運用到實踐中用于解決問題。比如有學生即將畢業,但找工作的時候看不懂用人單位的合同,為此覺得非??鄲?。

3. 大學生受到了網絡信息的不良影響。通過網絡,大學生擁有了更加寬闊的學習空間。網絡猶如一個信息寶庫,但與此同時它也是信息垃圾場。網絡中有大量不健康信息,還有許多游戲,充斥著低級趣味,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想在網絡上大行其道。大學生在上網過程中難免接觸到這類負面的思想,由此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在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時候,無疑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三、新時代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優化路徑

在法治教育中必須重視教育的模式。重新審視法治教育模式,希望能夠取得長效機制,將法治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增強大學生法治理念,與實現中國夢有機統一

法治的靈魂在于其信仰。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要將憲法和法律置于最高地位,讓其作為行動的準則,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國夢是實現民族振興國富民強、人民幸福的夢,是國家和人民共同的夢。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奮斗。正是由于無數人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才能推動民族復興夢想的實現。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始終要堅定理想信念,在積極投身于法治建設活動的時候,要正確樹立法治理念。在學習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過程中,不僅要熟悉法律內容,還要由內而外的以及加以認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無論是維護自身權益,還是處理各類問題,都要首選法律手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大批能走上國際舞臺的杰出人才,這更要求我們要具備全球化的意識,而法治意識又是全球化意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二)深化大學生法治認知,實現德法兼顧和寓法于教

1. 法律被人們認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作為行為規范,法律的側重點在于懲罰。而道德屬于思想規則,是內在的,這一點與法律相對。道德側重點在于勸人們從善,勉勵人們積極進取。如果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將有助于培養其法律素質。道德與法律,一個為人們提供動力,另一個則向人們施加壓力,只有德法并舉,才能實現標本兼治,為建設社會主義輸出優秀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大學生有著殷切的希望,時代也向大學生提出了要求。在進行法治教育的過程中,要做到兼顧德法,用道德支撐法治,滋養法治,如果道德領域出現了問題,則需要使用法治手段加以解決,運用法治保障道德準則。

2. 法治教育要服務于思政教育。進行思政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要把育德放在首位。首先要讓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榮辱觀,能夠分清善惡,公正或偏私。在文化傳承上,要把以德服人置于重要位置,加大人文精神的熏陶。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并重,兩者缺一不可,它們可以作為相互補充的教育手段,共同塑造新時代青年的健全人格。

3. 高校法治教育不能偏離德育教育。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理解我國法律背后的立黨治國的執政理念和人民意志,增強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思政教育中,除了讓大學生對法律政策有一定的認知,還要讓其了解背后的文化和歷史與秩序理念,增強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條件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三)改進傳統課堂理論教學,加強法治實踐教學模塊

當今的科技發展非常迅猛。在法治教育中我們要為學生準備大量案例,結合理論和實踐,關注社會熱點,探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熱點事件,對這些事件背后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這種教育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法律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懂得運用法律知識予以解決。學到知識之后要知道在實踐中如何使用,法律教育非常注重實踐。所以在法治教育中應當增加實踐模塊。比如可以將法律部門的專家邀請到學校,為學生們現身說法。還可以舉辦校園法律知識大賽、校園法律辯論大賽、“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活動,讓大學生覺得法律離自己非常近。通過合理引導,讓大學生在學法的過程中提高自覺性,既要懂法,又要堅守法律底線。在法律庭審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在旁觀摩,通過親臨法庭,學生能夠感受到法律的權威和嚴肅,通過這種實踐方式為學生提供法治教育。

(四)轉變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模式

法治教育的內容相對枯燥,而且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如果僅僅在教學中為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講解法律案例,學生可能對此難以產生興趣。00后大學生有其特點,在備課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研究出適合大學生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靈活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模擬法庭,也可以組織辯論,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法律案例,通過此種方式強化學生的法治精神,提高對法治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積極性。

1. 用法治素養教育替代法律知識教育。大學生首次踏入高校大門之后就需要學習思政理論課,在這門課中法治觀教育是教學的重點。在筆者看來,這門課在教學過程中,重點不在于傳授法律知識,而在于突出法治精神的內容。以案例教學、學生參與式學習為主要授課方式,課堂教育形式可以多樣性和豐富性,加強師生互動,靈活開展教學工作,充分發揮法治教育的作用。

2. 要促使法治教育外化于行。(1)通過法治教育讓大學生掌握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知識,并懂得在實踐中積極應用。(2)合理交叉法治課程內容與活動。一直以來,高校在對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上過分注重學科課程,在教學中傾向于理論和系統知識,而沒有花費足夠精力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把重點放在知識的邏輯生成順序上,而沒有考慮到大學生按照怎樣的心理順序取得認知發展。在對于大學生的培養上過分注重邏輯思維能力,完全沒有認識到個體感性認識也非常重要。在法治教育中,高校必須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病,補充活動課程,讓大學生在學習時更加積極。

(五)創新法治教育理論課教學內容

1. 應加強大、中、小學法治教育的聯動與區分。例如,小學法治教育側重講法治故事,中學法治教育側重講法律規則與條文,大學法治教育側重講法治理論。例如《思想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涵蓋的法治內容十分有限。而在現實教育中,許多教師認為法治教育是附屬于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即便提供法治教育,也很少有操作性的實務課程。所以,法治教育的獨立性較差,也不具備應有的應用性。

2. 學生的專業不同,在法律學習時存在不同的需求。高校通過公共課的方式為學生傳授法律常識,在自己所屬的專業,學生只能積累專業素養,卻無法學到相應的法律知識,也不具備運用法律解決專業領域問題的能力。以至于很多學生儲備了大量知識,卻不具備專業素養。所以,筆者認為在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教育的時候需要考慮不同專業的法律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選擇空間。比如學習商務英語的學生可以學習英語國家的法律法規,并學習一些國際私法、經濟法等。對醫學專業的學生要適當增加醫療衛生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以及診療規范的學習,通過學習可以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鍛煉其法律思維。這樣學生可以擁有更寬的知識面,視野得到進一步拓展,走向社會之后擁有更強的工作適應能力。

(六)強化法治教育網絡載體建設

一方面我們在法治教育中要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轉變傳統觀念,針對學生的需求開展法治教育,消除傳統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要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發揮網絡互動性、開放性以及及時性等特點,以更加活潑和豐富的方式進行法治宣傳。比如為學生搭建溝通平臺,用于發表自己的觀點。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積極利用新技術,抓住新時代的新機遇,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了解學生的訴求,并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其解決。與此同時,還要積極開展網絡德育建設,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從隊伍、思想等多個方面入手,依托網絡載體豐富法治教育形式。使之在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信息傳播時效性不斷增強的時代背景下,充實法治教育內容的有效承載和傳遞,達到提升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25.

[2]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N].人民日報,2016-12-11(1).

[3] 陳宇.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缺失與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構建探討[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31(4):94-96.

[4] 薛沛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大學生法制教育[J].法制與社會,2020(10):172-173.

[5] 董翼.大學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6(3):62-66.

[6] 賈曉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法治教育提升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5):142-145.

作者簡介:羅琦為(1985- ),女,湖北武漢人,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學。

猜你喜歡
路徑優化法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背景下流通體系路徑優化策略探討
山西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路徑優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徑優化及應用研究
中學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法治思維視角下的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研究
淺談《行政強制法》視野下的黨校法治教育
基于意義建構視角的企業預算管理優化路徑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