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體四面”視角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

2023-09-01 02:46陳艷琪曹利華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項脊軒志文言文教學

陳艷琪 曹利華

摘要: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文章以《項脊軒志》為例,運用“一體四面”理念,從“落實文言字詞,回歸語境”“明確文章功能,領悟志道”“品悟文學語言,煉字煉句”“挖掘傳統文化,捕捉價值”四個方面提出了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旨在探索文言文教學的更優策略,為文言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一體四面;文言文教學;《項脊軒志》

文言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同時,文言文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板塊。然而,當前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學存在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因此,文章基于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闡述文言文“一體四面”的主要內容,并以《項脊軒志》的課堂教學為例,探究“一體四面”視角下高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新思路和教學借鑒。

1 ?“一體四面”的基本內涵

在文言文中,包含著“文言”“文學”“文章”“文化”這四個方面,四位一體,相輔相成。其中“一體”是指文言文,四面即指文言、文章、文學、文化,而文言文教學也應當圍繞這四個方面進行。

文言即以先秦漢語為基礎形成的古漢語書面語,經過數年的發展、運用,文言文自身有著嚴格的詞匯語法系統。所以,學好文言文的前提便是學好文言,即古代漢語的字詞句、語法知識、古文的誦讀或者吟誦、文言語感的培養等方面的學習。

文章包括對文言文體裁和內容的概括,由此便能明確文章的功能,更好地指導教學。例如,《六國論》《師說》《蘭亭集序》等就明確了文章的功能是言志或載道等。又如,《登泰山記》《赤壁賦》《記承天寺夜游》等文章中又有著游記散文、抒情小品文等文體上的區分。

文學是指文言文的藝術表現形式,即如何謀篇布局,運用何種寫作手法和一字一句上的藝術。詩歌與古典散文有著上千年的文化沉淀,而文言文中語言的錘煉和章法的考究兩個方面尤其體現出其底蘊深厚、富有雅趣。因此,文言文語言的錘煉即煉字煉句的教學和行文章法的探究,是文言文教學的要點。注重文學熏陶,能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使其更好地賞析文言文的妙處所在。

文化在文言文中有著多重體現,包括文本中所滲透的文化常識和文言文所傳遞的古代仁人賢士的所言志、所載道,多層面地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例如,《師說》中的類比論證和《勸學》中的比喻論證等,就說明了作為語言,文言文實則也在影響著古人的思維;還有《陋室銘》《愛蓮說》等千古名篇中傳達出的文人氣節,都是文言文中文化的體現。

總的來看,文言文以文言為載體,實則是文章與文學的統一,而核心在于文學與文化。文言文的教學要落實到“章法考究處”和“煉字煉句處”。

2 ? 當前文言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

為深入了解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擬在查閱文獻和自身實際觀察的基礎上,對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

2.1文言文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學習任務群八——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板塊中,對閱讀學習的目標和內容有著明確指向。按任務群對教學的要求,教師應當選擇中國文化史上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代表性作品進行精讀,體會其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從這一要求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學應當努力挖掘文言、文章、文學、文化四個層面的教學價值。

然而,在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下,部分教師和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目標仍然不夠明確。例如,有的教師以課標為導向,教學時注重文言、文章、文化、文學等方面;而有的教師可能受高考影響,以學生成績為主導。

2.2教學中存在“文言分離”現象

有學者指出,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既是“寵兒”也是“棄兒”。文言文受寵可能是因為部分教師認為其講授過程耐人尋味,生動有趣;而被拋棄則有可能是因為部分教師認為其教學阻礙重重,十分枯燥。因此,部分教師常常將文言文教學分割為疏通字句和講解文章兩部分。不難看出,當前文言文教學中存在教師對文言文內容選擇不當,教學中出現脫離文本語詞、忽視文化特點的現象。

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完整、健全的人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應在思想內涵、道德品質方面積極發揮文言文的作用,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由此可知,教師在這方面的教學是有待完善的。文言文在文言、文化、文章及文學層面蘊含的教學價值十分豐厚,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教師如果忽視了文章、文化層面的教學內容,可能會導致教學內容單一,文言文教學會呈現“文”“言”分離的現象。在此種教學環境下,難以達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領略先賢哲思智慧的教學目標。

從現有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學目標不明確、文言文教學內容選擇不當等,造成了當前文言文教學顧此失彼的局面,這也是文言文教學長期未得以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對文言文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應成為語文教師的關注點。

3 ? “一體四面”視角下《項脊軒志》教學啟示

3.1落實文言字詞,回歸語境

放過和突出是處理文言字詞時教師應當遵循的原則。放過,就是對文中古今一致的字詞不講解,對生僻的難字難句進行教學,采取學生自己參閱注釋的方式進行教學。突出,就是在文言文教學時將一些古今異義字或者與常用詞意義不同的字詞使用個別講授、教師引導及合作探究等方法進行教學。

例如,在《項脊軒志》的第一課時中,教師應讓學生自主根據注解來閱讀、理解課文,對于文中學生可以自行理解的字詞采取適當“放過”。在整體感知課文環節,教師在聽完學生朗讀以后,只需要做“讀字正音”的工作。例如,強調讀音時,只選擇學生容易混淆的字詞,在講解“嫗,先大母婢也”中的“婢”的讀音和“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中“呱”的讀音時,教師可以結合現代漢語中“奴顏婢膝”和“呱呱墜地”這兩個成語,加深學生對于這兩個讀音易錯字的印象。

在“學生提問,課堂明確”環節,對于文中學生遇到的問題,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后進行講解,應當再突出強調一些重要字詞的講解。例如,“……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這一句,根據學生固有的思維,可能會難以理解為什么“當”了南日,室內的光線反而會亮起來?此時,教師應采用突出原則,突出“當”字并擴展到整句,引導學生理解文意。例如,學生知道“以當南日”即擋住南邊的太陽,而房屋是朝北的,有著采光不足的缺陷。所以,想要讓室內明亮應當怎么做呢?在此處,教師便可以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并逐步引導學生,最后可以得出結論:太陽光照在墻上,然后反射到室內。

經過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會明白“以當南日”中的“當”實際上是“擋住”的意思。運用同樣的方法,重點字詞都字字落實,并以點帶面、由此及彼,充分踐行了文言教學中的“突出”原則。由此可見,在文言言的教學中,恰當講解文言文,在必要處落實字詞,方能明晰含義,帶入語境,回歸文言的世界,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言文閱讀。

3.2 明確文章功能,領悟志道

文章包括對文言文體裁和內容的概括,也體現著文言文的言志功能、載道功能和實用功能。

要在教學中明確文言文的功能和志道之所在,明確課文的文體即文言文的實用功能。例如,《項脊軒志》中的“志”就表明了其文體。由志入手,學生可以明確《項脊軒志》的實用功能就是“記項脊軒”,或者記與項脊軒有關的人和事。再由標題入手,可以由“軒”字推敲原文中關于“軒”和“室”的描寫。

情隨事遷,作者的“志”便蘊含在情感的變化和字句的轉換上。通過寫自己所在小書房的變化,體現周圍人事物的改變和自己對這些人、事物的情感。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但他卻不直接以人為落點,而通過懷念軒中事物來表達和抒發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真摯情感。所以,在教學中從文章角度入手即可為學生領悟文章的章法考究處開一個很好的頭,也為教師培養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奠定了基礎。

3.3 品悟文學語言,煉字煉句

要品悟文學作品的優美語言,錘煉字句和考究章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這兩點應當貫串于文言文的教學中。從篇章的布局入手,再體會煉字煉句的藝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欣賞品味,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從作者的描寫中不難看出,作者對項脊軒有著極深的感情。根據文章部分的教學,學生可初步體悟文章所蘊含的情感,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對這些情感進行更加細致的體會,這就需要深入煉字煉句之中。

首先是作者在項脊軒中的生活狀況,“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寫出了作者生活環境的清幽,面積雖小卻悠然自得。這就可以使學生進行聯想,將項脊軒的環境與劉禹錫的陋室和陶淵明的園田居進行對比,由此可以歸納出三者的共同特征,即有優美、寧靜、和諧的環境和悠閑自在的個人生活。此處之后作者情感急轉直下,應當抓住關鍵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由前文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可喜在哪里,下面就應該帶領學生錘煉文中語句,找出作者為何可悲。如教師提問:“為什么說‘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他就感到傷感呢?”由籬笆變為墻表明這種隔閡越來越深。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從這個細節中明白,作者家中的人際關系由原先的其樂融融變成了內心充滿隔閡,由此領悟作者流露出的傷感之情。由學生不易發覺的細微之處著眼,即可悟出其中真情。文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笨芍^是本篇中的名句,以同樣的煉字煉句方式分析這一句時,讓學生經由文本字句進入作者所描述的曾經生活過的生動場景,便可以探求到作者蘊藏于字里行間的細微心理,同時探究出文句賞析的路徑。

總的來說,“一體四面”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可行性是較強的。從“一體四面”入手,教師可以更好地選擇文言文教學的內容并制定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從各個方面掌握一篇文言文。

參考文獻:

[1] 王榮生.文言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 童志斌.文言文課程目標與內容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

[3] 王意如.文言文教學的概念、目標和路徑探析[J].語文建設,2017(3):8-12.

[4] 谷俊濤.言為文聲,文以載道:文言文教學中的文言結合途徑探討[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0):52-53.

猜你喜歡
項脊軒志文言文教學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及反思
《項脊軒志》教學案例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鄉土文化資源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新課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探析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枇杷樹:一個不容忽視的意象
論《項脊軒志》的情感把握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