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個性化學習“四導”策略初探

2023-09-01 07:37李俊峰韓子煒
啟迪與智慧·上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走班制個性化學習學習策略

李俊峰 韓子煒

摘要:個性化學習以尊重生本實際為前提,以學生自主能力培養為基礎,以情境性任務驅動為途徑,以進階式素養提升為引領,通過走班制增強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找到合適的成長路徑。教師可以運用“四導”策略為學生設計導案、當好導師、組織導生、適時導評。導案是目標,更是支架,要避免同質化;導師是指導,更是點亮,不能越俎代庖;導生是協作,更是團隊,切忌單打獨斗;導評是激勵,更是引領,要彰顯核心價值。

關鍵詞:個性化學習;走班制;學習策略

在以新課程、新教材和新高考為標志的“三新”改革中,“以生為本,尊重個性”的新理念已經融入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深刻影響著教學生活。選課走班已經成為當前普通高中教學的新常態,但是部分教師面對新變革時,習慣上不適應、理念上難轉變、行動上走老路,以舊經驗應對新形勢,以教材知識訓練課程素養,以高壓束縛學生個性發展,極大地影響了教育改革的深度推進。因此,如何指導學生適應走班制教育新常態,轉變師生傳統“他主”的教育習慣,進而充分激發學生個性學習潛力,使其能自主、會選擇、善學習,成為教師必須應對和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難題。

傳統小學教學組織以行政班為主,以統一化基礎、標準化流程、固定化組織和集體化學習為特征,采用統一面授、限定課時、學生被動接受為基本模式。這種教育架構有利于大規模組織受教者統一學習、集中講授,保證了知識的系統性和科學性。走班制是在新課標、新課程、新高考背景下誕生的中學教育新常態,呈現出課程選擇的多樣性、班級學生的流動性、學習過程的自主性和人才培養的個性化特征。這是信息時代、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的必然,怎樣才能讓學生按自己的需要學習呢?在現有客觀條件下,走班制就是比較適時的改進。它解放了學生,讓學生主動規劃未來,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實現了個人發展的自主、自為、自勵。學什么,自己可選擇;怎么學,自己能管理;學得如何,自己能預設。打破了“定制餐”的束縛,享受到“自助餐”的多樣化選擇,為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機制保障。

個性化學習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并不是人們常說的自由學習、適性學習或者分層學習。本文所說的個性化學習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實現特定教育價值,針對學習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等,結合學習者實際進行優化的學習策略和活動。這不是標新立異,是“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實際化和具體化。首先,以尊重學生實際為基礎,量身定制學習策略,即我們常說的分析學情。在排除社會、家庭和學??陀^因素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學生智力、身心和品格等情況,這是教育的起點。其次,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為前提。學生處于不同年齡、不同認知水平,其表現各異。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重視“四個保障”:保障學習目標,時空可控、可預期;保障學習心境安全,被理解、受尊重,課堂上想說、敢說、能說、會說;保障課程資源豐富,方便交流分享;保障評價的激勵性和持續性,使學生變厭學、懼學為知學、樂學。以情境性任務驅動為途徑。任務驅動是當前培養核心素養的重要策略,學習者面對任務時,能置身于復雜的真實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驗情感。

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為降低學習者的信息負擔,解決信息過載,避免機械刷題,提倡個性化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所以,教與學是相對的統一體,只有“以個性化的教促進個性化的學”,突出“教”的個性指導,才能真正實現“學”的個性化發展,走班制下高中生個性化學習“四導”策略正是基于這一現實需要的有益探索。所謂“四導”,即導案、導師、導生和導評。導案是明方向,探路子;導師是研學情,架梯子;導生是找學伴,組隊子;導評是定標準,學樣子。通過“四導”策略激發自覺性,豐富體驗,創設個性化學習的有效機制。

1 ? 導案定向,教學相長

導案,即教師為指導學生學習,根據課程標準,遵循教育規律,依據學情而預設的“教學合一”方案,它是學習的“路線圖”和“方向盤”?!皩А笔侵笇?,方法和方向;“案”是方案,設計和規劃,重在喚醒主體、激發潛能和學法指導。不同于教案重教,學案重練,導學案繁雜的同質化教學,主要解決學生為什么學(學習目標)、學什么(學習資源)、怎么學(學習策略)、學得如何(學習成果)等個性化問題。實施策略:一是時間要貫通全學程,課前預學指導,課堂適時引導,課后隨機輔導,統籌瑣碎學時,以學時代替課時,指向具體,要求明確。二是內容要依標調整,認清學情,落實集備,大處著手,細節放開,限定底線,不設高線,圍繞核心概念拓展學習資源。三是途徑多樣,在聽、說、讀、算等常規方式中,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提供任務支架,引爆思維靈感,盡量少提結論性、瑣碎性、填空式問題,要讓學生不看書做不了,看不細也做不準,想不透更做不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2 ? 導師引領,全面發展

導師雖為“師”,但重在“導”,所以傳播思想,深化認知,關注成長,與當前高中選課走班、學分制相結合,是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導師的主要作用為價值引領、心理疏導、學習領航和生活指導,與傳統班主任工作有相似,但也有不同。教育對象方面,由面向全班轉為關注個體;指導內容方面,由側重學業轉為立德樹人;管理方式方面,由被動跟進到主動探究;課程方面,由學校安排到學生選擇。導師服務更具體,學業輔導更精準,身心關懷更貼心。實施策略:一是雙向選擇,全員參與。學生初入高中,面對課程調整、學業規劃、生涯困惑等無所適從,學校應及時組織師生簽約,選定導師,幫助學生先適應、后規劃、再調整。二是了解學生,個性定制、逐步優化、尊重學生意愿和興趣,同時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學生學習、成長做出客觀分析和指導。三是培養能力,協同育人,家、校、社攜手共進,幫助學生養成愛參與、會表達、善交流、能傾聽、勤反思、勇擔當的良好品格,通過作業輔導、上課表現、交流談話、社會實踐等活動培養其綜合素養。四是相信學生,愛心育人,真誠關愛學生,深入餐廳、宿舍,聽傾訴、看生活、化解難題,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愿意與導師分享心里話。五是尊重個體,包容后進,精準分析,對癥下藥。導師一崗雙責,既教書又育人,交流靈活,對話暢通,開誠布公,是學生真正的知心朋友。

3 ? 導生互助,智慧共享

導生制以同學友誼為聯系,以傳承、幫助、帶動為目標,以學習小組為載體,集導師助理、生活助手、小組助學為一體。高中生個體自主能力、生活習慣和學習品質差異很大,除了導師輔導、幫助外,學生之間的傳、幫、帶作用也不容忽視。學生之間學識接近,心理相似,語言相通,共處更久,交流便利,可避免教師居高臨下的壓力、權威評判的批評和專業術語的轟炸,這些雖不規范,但習性相近,更好理解,爭論無障礙,表達更自由。因此,一旦形成導生關系,其生態效應將無可替代。實施策略:一是新生入學是關鍵。學生初入高中,面對環境變化,人際陌生,課程調整和學法改變,學校要做好銜接教育,先幫他們選好導生,以同級為主,優劣互補,先自選后約定。導生互助內容和方式不限,可以是學業,也可以是生活,更可以是知心朋友之間的心靈溝通。二是激發興趣,加強交流。平時關心思想動態、心理狀況,化解生活困難,解決學習問題,協調人際關系,創造和諧環境。學時既合理競爭又捆綁組團,互幫互助,警示督導,共同進步,做良師益友。三是合理定位,主動擔當,發揮傳、幫、帶作用,充分利用“感恩情結”、責任意識、成功體驗、學習比賽和賞識反饋等辦法,增強導生之間的黏合力和抗壓力。四是建立學習小組,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責任分工為基礎,以組員合作為動力,建立運行機制,充分組織學習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讓組員人人有責任,個個有使命,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 ? 導評激勵,進階內化

“導”即督促、激發,“評”即注入、生成。其內涵指向學生主體,以關注學生發展為前提,以尊重學生個性為基點,以核心素養內化為落腳點。導評的目的不是為了甄別和控制,而是為了激勵和提升,既看結果,也查過程,關注成長。一切以課程標準和學業質量為依據,將即時評價的時效性和進階評價的持續性相結合,尊重學生個性,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和導向性,構建多維、立體化評價體系。實施策略:一是聚焦目標明方向。以生為本,喚醒潛能,緊扣“四課”定標準,即課標、課程、課堂和課業。抓住“四度”看進步,即目標達成度、活動參與度、問題有效度和自主學習度。二是即時導評要靈活。評價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語言要生動、巧妙,方法要機智、靈活,緊盯思維困惑和認知升華的關鍵點,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閃光點和素養點,摒棄評判式、說教式、貼標簽和主觀好惡評價,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思”起來、“活”起來、“笑”起來。三是“三問”啟思勤反饋,即設問、反問和追問。預設問題要精準,主旨、任務、問題銜接要貫通,邏輯嚴密,真實有效。反問驅動要明辨,不妄下結論,不急于定性,給學生多留思考空間。追問探究勤反饋,尊重個性、鼓勵表達、多聽快思,讓學生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及時追問引導,設疑糾偏,深化思維進程,反饋探究成果,提升學生學習進階能力。四是多元導評聚活力。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基礎,評價主體有自評、他評和師評;評價方式有課堂展示、學分認定、主題任務、活動表現等;評價方法有過程評價、行為觀測、結果評價、增值評價等,促進學生知、情、意、行融合滲透,進階內化;切忌表揚無休止、批評太隨意、指責太挑剔的導評。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睂W校教育是學生靈魂的喚醒和引導,走班制下“四導”策略讓學生多了些自主、多了些思考、多了些激勵,這種看得見的激勵和個性化的引導,既保障了課程扎實落地,又關注了學生個體的豐富多彩。涵養詩性、培育德性,點亮了生活、優化了生態,促進了學生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學書,范國睿.未來全球教育公平:愿景、挑戰和反思——《基于教育2030行動框架》的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6,38(2):6.

[2]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8.

[3]李偉.個性化教學的教師之維與建構[J].教育研究,2013(5):134.

基金項目: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走班制下高中生個性化學習指導策略研究》(GS〔2022〕GHB1053)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走班制個性化學習學習策略
高中生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淺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學的變化
論走班制的應然追求與實然現狀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書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學資源支持下的Sakai個性化學習研究
微視頻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一種使用反向學習策略的改進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動學習策略研究
自主學習策略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