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市第一小學: 以“幸福教育”賦能集團化辦學高位發展

2024-02-23 16:29胡剛
陜西教育·綜合版 2024年2期
關鍵詞:幸福教育集團化辦學

胡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當前,我國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對教育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名校集團化辦學是促進教育公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且高質量教育需求的重要方式。

安康市第一小學迄今已有90余載的辦學歷史,歷經數次更名、擴建、合并,始終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勇立時代潮頭。2018年9月開始走上集團化辦學發展之路,已發展為擁有一校三址,10000余名學生,500余名教師的教育集團。5年的集團化辦學實踐,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也發現了由于規模擴大所帶來的思想理念不一,行為差異加大;團隊陌生加劇,文化認同減弱;管理負荷超載,創新能力下降等一些制約發展的困難和問題。為了有效化解這些問題,實現進一步的高位發展,基于學校歷史傳統和集團化辦學的現實需要,學校探索創新辦學理念體系并重構相應的課程實踐體系,以“幸福教育”激勵師生自我賦能,自主成長,有效推動了集團化辦學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幸?!?,構建高位引領的辦學理念體系

近年來,學校在秉承“構建和諧校園,打造幸福課堂”辦學理念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學校發展現狀,進一步梳理,聚焦“幸?!?,重新構建了“幸福教育”辦學理念系統,并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課程實踐體系。

當今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強,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不確定性的增加,人們的幸福感也面臨著深刻挑戰。我國當代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先生曾經說道:“如果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教育,教育的本質就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提升生命的價值?!痹醒虢炭扑L朱小蔓在她的《幸福教育論》一書中提出“教育以人的生活為目的,人的生活以幸福為目的,所以教育以幸福為目的”,“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就是培養人的生活能力,換言之,就是培養人的幸福能力:感受幸福、創造幸福的能力”。教育活動要圍繞“為了幸?!边@一核心目的來進行?;诖?,我們提出了構建“幸福教育”辦學和育人理念體系。以“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為使命,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睘閮r值追求,在安康第一小學集團化辦學的新階段,凝聚動力、激發活力、創新辦學,促進集團學校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聚集“素養”,構建融會貫通的幸福課程體系

學校緊緊圍繞黨的教育方針,聚焦“核心素養”,緊扣育人目標,以“夯實國家基礎課程、做優校本特色課程、豐富學生特需課程”為抓手,扎實推進幸福課程體系建設。

(一)國家課程校本化,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學校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幸福教育”的育人理念,充分利用學校內外部資源,將國家課程進行組合,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學科課程結構,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同時,積極探索推進“核心素養視域下的跨學科學習實踐”,統籌設計、整合學科教學,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打破學科壁壘,依托學校和社會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和問題,促進學生形成以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學習活動為主的學習方式變革,不斷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德育課程多元化,為學生幸福成長賦新能

積極探尋全學段一體化德育課程建設,形成八大板塊的德育課程體系,打通思政課與“五育”的融通路徑。打造“思政+”的思政系列課程、校園文化+班級文化的“文化浸潤”課程、道德準則+成就人生的“習慣養成”課程、團體輔導+個體引導的“陽光心理”課程、基本內容+班級特色的“班級活動”課程、常規活動+特色活動的“活力四射”課程、家庭實踐+研學實踐的“探索成長”課程、社團活動+勞動實踐的“創造幸?!闭n程。八大板塊,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輻射全體的一體化德育特色課程品牌。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六大路徑融合德育資源,優化德育活動,為學生搭建豐富多元的成長空間,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樂于奉獻的家國情懷,增強責任擔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終身發展打好底色。

(三)校本課程內涵化,為學生自主成才拓空間

以校園足球校本課程為主線,每學期開展“小小世界杯”班級足球聯賽、顛球比賽、射門比賽、繞桿帶球往返比賽等賽事活動,評選足球小明星、金手套獎、金靴獎、年級最佳陣容等獎項,不斷豐富活動載體,提升足球課程趣味性和技能性。探索實施“茶韻課程”,通過“知茶、制茶、品茶、講茶”四環節,設計主題式學習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變革。校本課程采取教師自主研發的方式,不斷迭代更新,為學生自我賦能、自主成長創造發展空間。

(四)精品課程特色化,為學生個性發展搭平臺

立足“雙減”提質增效,優化課后服務,結合學生實際打造多彩精品特需課程。開設了校園足球、快樂籃球、花樣跳繩、健康課程,培育珍愛生命、健全人格等素養;開設整理實踐、美食制作、農耕體驗等課程,培育勞動意識、社會責任等素養;開設口才表達、數學思維、科創制作等課程,培育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素養;開設幸福劇場、美術工坊、校園文創課程,培育審美情趣、實踐創新等素養;開設禮儀服務、主題隊會、研學實踐課程,培育責任擔當、人文底蘊素養。通過“線上線下、校內校外、自主選修”等方式,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

三、聚焦“機制”,構建協同共生的學校治理體系

堅持以文化引領優化機制體制,以文化管理逐步邁向文化自覺,為集團化辦學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賦權賦能,構建民主管理新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為管理團隊賦能增效。校級班子實行主抓集團工作(鏈)與分管校區工作(區)相掛鉤的“鏈區結合、雙擔雙任”分工機制。中層與支委“雙任雙責”,形成黨政同責,政治統領,核心驅動,層級聯動的堅強領導體系。成立課程發展中心、信息技術中心、學生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后勤保障中心等“五大中心”,統籌集團資源調配。定期召開黨委會、校委會、教代會,做到集體決策、科學決策。制定學?!笆奈濉卑l展規劃,定期修訂學?!墩鲁獭?,持續優化頂層設計,厚植管理文化底色,引領催生機制體制持續優化,為學校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與活力,持續推動學校向前向好發展。

(二)強師固本,構建教師發展共同體

學校著力打造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師隊伍。制訂了完備的分層分類教師培養規劃和實施方案。一是實施教師專業成長“紅燭計劃”,分層分類培養。根據教師入職年限,分為新秀型、骨干型、名師型、專家型、紅燭型五個層級,構建教師梯次成長體系。通過量化考核、分級培訓等舉措,疏通教師成長瓶頸,激活教師成長內需。二是依托名師工作室、坊、站,提升教研引領力。學校建有省級名師工作室、學帶工作坊、能手工作站,通過課堂視導、課題研究、組團送教、室坊站聯動等方式,拓寬成員的教育視野,提升專業實踐和理論水平,推動骨干教師專業成長。三是做實校本研修,提升教師基本功。每年開展微型課題、小課題研究評選活動,構建課題研究遞增體系,不斷提升教師教科研水平。常態化開展集體備課、“青藍”工程、專業時光、合作伙伴等活動,定期開展各學科跨校區大教研活動,讓各個層次的教師都能找到有效成長路徑,享受屬于自己的職業幸福。

(三)家校攜手,構建協同育人新生態

一是全面構建家校攜手共育機制體制。建立健全“四級五部”家委會機構,組建班級、年級、校區、集團?!八募墶奔椅瘯?,成立了教育支持部、安全保障部、實踐活動部、宣傳推廣部、綜合事務部“五部”,形成級部制管理體系。建立家長學校、開發家長學校課程。開展“家長講堂”活動,定期邀請家長進課堂上講臺,為家校幸福攜手構筑了堅實橋梁和組織保障。二是統籌家校社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內容、創新形式、拓展外延、深化內涵。成立了社區少工委,建立了少年交警隊、紅領巾志愿服務隊,開展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育人活動。三是構建家校社協同共育體系。將學校教育拓展延伸到校外,同校外各類教育基地、社會教育站點建立合作關系,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研學旅行活動。切實把家校社幸福攜手、協同共育落到實處、做出實效。

“幸福教育”筑夢師生幸福生長。心中有夢,眼中有光,逐夢前行,路在前方。我們將一路追尋,在幸福中追求幸福,以幸福成就幸福,全力以赴為學生終生幸福奠基。

猜你喜歡
幸福教育集團化辦學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職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幸福教育課程:兒童個性發展特需
化學課堂讓學生幸福學習
打造集團化醫療航母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如何創造幸福的教育
集團化 分級診療的催化劑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