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繭房”效應下檔案文化傳播策略及途徑分析

2024-03-24 04:55劉亞慧
蘭臺內外 2024年1期
關鍵詞:信息繭房文化傳播

作者簡介:劉亞慧(1991—),女,漢族,河南周口人,碩士,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

摘 要: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在為公眾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數據積累加上算法的偏好投喂助推了“信息繭房”的形成,用戶、網絡平臺和社交環境等多個維度的影響因素使得用戶受困于“信息繭房”之中,阻礙了檔案文化傳播的高效性,文章基于“信息繭房”視域下,闡述了“信息繭房”效應下檔案文化傳播的策略與途徑,探討如何高效地推廣和宣傳檔案文化,有利于檔案文化傳播實現快速發展。

關鍵詞:信息繭房;智能媒體;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271;D412.65 文獻標識碼:A

一、“信息繭房”概念闡述

“信息繭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概念是由凱斯·桑斯坦提出,把對受眾長時間選擇與自我興趣相符的信息所造成的相對封閉的信息環境比喻為“信息繭房”。智媒體時代下的“信息繭房”被重新定義為個體或群體,在信息消費過程中因為自身或者外界的因素而形成的信息窄化和群體極化所造成的“信息束縛”現象。在報刊、廣播、電視統治媒體的時代,“信息繭房”現象還不像現在這樣明顯。人工智能、新媒介技術的運用與社會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復雜影響均對“信息繭房”的形成產生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算法在滿足用戶和個性化需求的同時,通過記錄分析用戶的偏好,投喂大量用戶感興趣、同質化嚴重的信息。用戶傾向于選擇與自己興趣相符、意見相同的聲音,大數據技術在一段時間內又進一步強化沉浸同質化信息,導致用戶的個人偏好進一步提升,在用戶行為分析的主觀層面中,用戶難以對同類型的信息作出有效篩選和辨別,大量的時間被占用,導致用戶出現信息窄化和觀念極化現象,進而受困于“信息繭房”之中。

二、“信息繭房”效應下檔案文化傳播的現狀與特點

檔案文化傳播是以檔案文化為核心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活動,對實現檔案價值、促進檔案資源全民共享與檔案文化傳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檔案工作真正服務于社會。當前,檔案部門在著力推進檔案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很多單位已經將傳統的紙質檔案全部數字化。但是就當前來講,檔案數字化服務平臺大多僅限內部管理和使用,只有很少一部分檔案部門公開展示數字化的檔案資源,沒有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優勢有效且深入地傳播檔案文化。另外,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宣傳力度不夠,檔案文化傳播的內容單一,大多局限于檔案管理和檔案信息,形式乏味,社會關注度有限,用戶互動性較差。檔案文化傳播主要以傳統媒介為主,傳播主體通常是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管理部門之間缺乏合作統籌,信息更新不及時,內容雖專業但單調枯燥的檔案文化成果已無法滿足社會公眾對多元化的檔案文化需求。

人工智能依托技術優勢、媒介優勢和傳播優勢為檔案文化傳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有效提升了檔案文化的傳播效果。但是,當前人工智能賦能檔案文化傳播的模式并不成熟,導致檔案文化傳播受限。受眾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只會關注自身感興趣的內容,對信息的獲取具有片面性,特別是在算法介入背景下,受眾獲取的信息內容同質化嚴重。用戶構建自己的“信息繭房”后,受眾關注度比較低的檔案文化相關信息被隔離,其獲取檔案文化的能力就會更低,不利于檔案文化的廣泛傳播與良好傳承?!靶畔⒗O房”帶來的窄化信息環境、固化用戶認知等不利影響會阻礙不同用戶群體之間的交流,削弱檔案文化傳播的影響力。從長遠來看,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讓認知負荷超過其所能承受范圍的用戶自動選取一種認知捷徑,選擇性地接收信息,導致用戶不再主動獨立思考,限制了用戶創造力的發展,對社會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產生消極影響,也為檔案文化傳播帶來負面、消極的作用。

三、“信息繭房”效應下檔案文化傳播策略及途徑

1.加強檔案資源建設,深挖檔案文化內涵

檔案資料是最真實的記載,具有社會普遍利用價值,探索檔案資源向檔案文化發展,深挖檔案價值的開發與利用是檔案管理的最終目的和意義所在?!丁笆奈濉比珖鴻n案事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持續優化檔案利用環境,簡化檔案利用程序,滿足人民群眾的檔案信息和檔案文化需求,要加強檔案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探索產業化路徑開展檔案文化創意產品服務,助推檔案文化傳播,推動檔案文化深入人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迫切需要強有力的媒介支撐,應加快檔案數字化進程,立足館藏資源優勢,從多種角度深入挖掘檔案資源創新,聯合檔案編研力量開發檔案信息,加強檔案編研力量,提升檔案編研作品質量,結合社會發展主流和思想文化,有效整合與分析檔案史料,以展示檔案其中承載和蘊含的文化信息,使檔案文化傳播的內容更符合大眾的需求。深入挖掘檔案資源價值,深化檔案資源文化內涵,堅持內容為本,提升檔案內容的可看性,打造檔案文化品牌。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相結合,響應社會文化需求,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啟發用戶多元化思考,從而達到有效的傳播效果,進一步履行檔案事業的文化使命、文化擔當和文化職責。

2.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反饋,提升傳播精準度

檔案文化能夠滿足社會公眾對優秀文化傳承和社會記憶構建的需要,推進檔案文化建設、檔案文化傳播交流是檔案工作適應黨中央建設“文化強國”戰略的需要。受眾接收是檔案文化傳播的終端環節,所有的服務活動都是圍繞著用戶而開展的。通過了解用戶的特點和喜好,及時為用戶尋找到所需的信息資源,提供有針對性的文化內容和服務,解決用戶的實際需求,增加用戶的參與度和共鳴。當前,檔案管理部門在對檔案文化宣傳的時候過于專業,將宣傳工作停留在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機關單位,缺乏科學、合理的手段,未能向其他領域的公眾傾斜。公眾追求更加充實、豐富、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注重儀式感、個性化設置以及參與性、交互性體驗,檔案文化傳播應以用戶文化需求為導向和主要建設目標,以有效傳播為標準,緊跟用戶新的生活方式和需求,聚焦發展所需。在檔案服務過程中主動思考,堅持受眾本位內容創新,面向不同類型的受眾開展需求調研,了解不同受眾的需求和興趣,針對不同群體傳播不同內容,選擇最適合的媒介形式和渠道,推動差異化、靶向性內容,實現分眾傳播。

檔案文化的宣傳要與時代背景相結合,找準在社會文化事業中的定位以及服務中心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與時俱進。結合重大紀念日、重要節慶活動、重大事件等契機,舉辦檔案館開放日、主題展覽等各種宣傳活動,要全效互動、全面服務的傳播成效,提升受眾的參與感。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主動收集用戶認可度、滿意度等反饋信息,及時分析總結,優化調整傳播策略、渠道選擇和內容形式,開發用戶感興趣的檔案資源,維系現有用戶的黏性,吸引新用戶,提高檔案文化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力。

3.賦能新媒體傳播路徑,搭建全媒體傳播矩陣

對檔案資料實行數字化,為用戶方便了解和查詢檔案文化提供實踐性幫助,借助豐富的檔案資源儲備,利用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賦能新媒體傳播路徑,推動主流媒體平臺走向深度融合,進一步擴展對檔案信息的挖掘和整理手段,實現技術性傳播,及時完善和創新工作理念,提升檔案文化本身的吸引價值,針對不同群體和層次的人群,提供專業和科學化的服務,在檔案信息的權威性基礎上挖掘檔案的特色內容,提升文化資源質量和傳播活力。檔案文化的傳播不再僅僅是圖文,還運用多項技術聯動以增強交互體驗,在網頁、輕應用、音視頻、H5、動畫、App、直播、VR/AR、三維展示、直播網站等信息技術的助力下,增加檔案文化傳播的生動趣味性的同時,還能突破檔案文化傳播時空和終端的限制,拓寬傳播途徑,擴大傳播范圍,提升傳播時效和影響力。把握媒介融合理念,新《檔案法》強調要利用信息媒體構建出符合當代特征的檔案文化,用新媒體平臺的及時性、用戶量大的優勢,實現媒介內容、渠道和功能的有效融合,提高檔案文化傳播的覆蓋度。

目前,公眾獲取信息的方式呈現泛在化、快餐化、碎片化效果,多樣化的渠道和移動設備設施的有效應用給檔案文化傳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移動平臺將檔案文化傳播與社交媒體環境有機結合,方便信息及時接收和傳播,使得檔案文化傳播不受檔案載體、時間、地點和空間的約束,信息交流更具有深度和有效性,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更有優勢。借助廣播、電視和報紙提升檔案文化的好感度,借助某音、某手、某博、某書等展開短視頻制作,提升知名度和傳播覆蓋率,拍攝紀錄片放置于多個用戶人數較多的新媒體平臺,綜合運用多種傳播媒介宣傳,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傳播矩陣,實現檔案文化的創新式傳播與發展。同時,結合當代主題發展的社交媒體環境,擴充檔案文化的具體推廣價值,達到更加高效、合理的推廣效果。

4.拓展多渠道傳播,多方合力促進檔案文化傳播

檔案文化傳播的主體對象多為政府機關和檔案部門,檔案部門資源豐富,但在資源類型、人才隊伍、服務對象、推廣渠道、資金和應用技術等方面存在不足。積極尋求多元化合作,有利于深入挖掘檔案文化價值,為檔案文化傳播創造有利環境。借助傳統紙質媒體的同時,推進與各種社交媒體運營商的開發合作,還可以積極尋求與各文化領域之間的交流合作,如與企事業單位、高校、媒體行業、文史研究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和紀念館等公共文化事業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開設相關課程和展覽、舉辦文化藝術展覽、主題論壇、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等活動,開展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的業務交叉與協同研究,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體驗各種不同的文化,共同推動檔案文化傳播,擴大檔案文化傳播的范圍和影響力。

伴隨著視覺媒介與網絡新媒體的崛起,大眾接收信息的方式和習慣發生了重大變革,平衡信息的接觸對打破“信息繭房”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用戶對檔案文化接收受到多種類型媒介的交互影響,檔案文化的傳播面臨新的機遇,檔案信息收集和利用不再受時空的約束,融合多種媒介的傳播新路徑,創新文化符號為支點探索傳播新角度,將檔案文化內容廣泛傳播給更多的受眾。同時,將社交媒體運用融合到檔案文化服務的工作環節之中,多元探索檔案文化資源路徑,綜合運用檔案門戶網站、公眾號等平臺,通過檔案信息發布、公眾號推送、網上展覽等,展示檔案文化的思想性、知識性、公益性,包括電視、廣播、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等,將文化內容廣泛傳播給更多的受眾。不同的傳媒平臺和渠道可以覆蓋不同的人群和受眾,依托線上線下聯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優勢互補,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創新服務方式,擴寬公共文化服務,創新平臺服務,吸引社會公眾瀏覽,強化信息檢索功能,注重專欄內容的分類和資源的整合,提升、引入信息營銷理念。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開展檔案文化傳播活動,發揮人民群眾在檔案文化傳播中的主體作用。文化源自人民,檔案文化的傳播主體不能只是局限于檔案部門或檔案從業人員,而是所有有志于推動檔案工作的大眾。增強檔案文化的趣味性與可參與性,強化與用戶的有效互動,鼓勵引導來自群眾的自發的文化創新活動,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發聲,根據自己的知識偏好對檔案文化提供補充和解讀,通過裂變傳播實現檔案文化的再生與增值,每個人都能夠作為檔案文化傳播內容的發布者,從根本上重視和發掘群眾的創造力,促進檔案文化的廣泛傳播。

5.提升檔案人員和用戶的整體素質,增強檔案文化意識

檔案工作者作為檔案文化的傳播主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檔案工作涉及非常豐富和龐大的信息,知識含量和涉及的知識領域覆蓋面比較廣。但是,管理者對檔案工作的不重視導致檔案專業人員儲備上出現資源不足的現象,加之有些檔案人員的綜合能力無法深層次整理、挖掘和創新檔案豐富的價值,造成檔案文化產品的特色只是停留在表面,無法吸引廣大群眾,降低了檔案文化宣傳工作的持續性。

為提升檔案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需要切實提高單位管理者對檔案工作的重視,加強檔案管理意識,引入信息技術相關的專業人才,增強信息人才儲備。加強復合型檔案工作者的培養,提升檔案工作者開發檔案文化與成果的專業能力,培養其新媒體思維、營銷思維,提升信息意識和應用新媒體技術的意識,為檔案文化的推廣創造豐富的實踐條件。同時,檔案工作者應注重自身創新思維的培養,加強信息素養的培訓,提升運維新媒體平臺的能力,了解檔案文化傳播目標受眾群體的特點和文化需求,有效運用社交媒體去實現檔案文化最高效的傳播。

用戶也應從自我認知的角度反思并克服自身的惰性,提升主觀認識,警惕“信息繭房”,提升自身媒介素養和公民素養,做嘗試破繭的勇者,有針對性地突破“信息繭房”的迷惑,學會辨別、整合有效信息,進一步加深對檔案文化的認識和了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四、結語

檔案文化傳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多元化的網絡信息、融媒體是傳播和推廣檔案文化的實踐動力,充分煥發檔案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價值。結合檔案文化傳播的特點,打破“信息繭房”算法推薦限制性的負面屏障,有效整合優質內容,充分運用各種傳播機制,創新檔案文化傳播方式方法,有效“破繭”,提升檔案文化傳播質量以及檔案文化傳播的高度、深度和廣度。檔案部門應該充分發揮檔案優勢,運用豐富的館藏檔案資源,積極嘗試和探索檔案文化價值,貢獻“檔案人”的智慧和力量。

參考文獻:

[1](美)凱斯·R.桑斯坦著.信息烏托邦:眾人如何生產知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李 武,艾鵬亞,楊韞卿.智媒時代“信息繭房”再論:概念界定和效應探討[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9第26卷(6):7-13+110.

[3]樊樹娟,陳 建.檔案文化傳播機制演變與發展策略研究[J].浙江檔案,2022(6):36-39.

[4]高宏璟.“十四五”時期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建設與實現研究[J].蘭臺內外,2023(29):19-21.

[5]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Z].2019(03):16.

[6]寧燕子.應用新媒體技術提升高校檔案文化育人質效策略[J].蘭臺世界,2023(9):104-108.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檔案館)

猜你喜歡
信息繭房文化傳播
后真相時代的信息傳受方式與應對路徑
微時代大學生“信息繭房”效應干預
社交媒體時代下新聞產需變化芻議
“信息繭房”禁錮了我們的雙眼
“信息繭房”禁錮了我們的雙眼(觀察家)
英語新聞中文化傳播的特色與現狀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