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文化散文教學誤區與教學內容重構

2024-03-25 04:08游旭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

游旭

*本文系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南通市中小學傳承當地紅色文化的現狀研究”(項目編號:KYCX223316)的研究成果。

【摘? ?要】革命文化散文具有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分析課堂教學內容,可以發現當前該類文章的教學存在忽視寫作意圖資料、忽視心理秩序、忽視作者的敘事情感等誤區。出現這些現象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文體意識淡薄。要想重構革命文化散文的教學內容,亟須著眼資料補給,解決“疑難點”;著眼語句章法,把握“著力點”;著眼價值意蘊,凸顯“獨特點”;著眼人物描寫,突破“關鍵點”。

【關鍵詞】革命文化散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要重視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視價值取向,突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散文是以革命文化為主題,反映革命文化特征,圍繞革命人物或革命事件展開敘述的散文。它以個性化的語言、獨特的言說對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承載著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其對于繼承和弘揚革命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實踐中,教師往往采用針對敘事性作品的模式化方式教學革命文化散文,未能深刻領會其語言特點,從而理解作者寫作時的強烈情感,使革命文化散文失去了它獨有的育人價值。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以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深入探討革命文化散文的教學內容。

一、革命文化散文教學誤區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一篇經典的回憶性革命文化散文,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于1943年父親遇難十六周年時寫的。在這篇文章中,她從女兒的視角出發,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除開頭外,按時間順序回憶了父親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審時、被害后的四個重大事件,還原了一位堅貞不屈、忠于革命、不怕犧牲的革命者形象,和一位關愛家人、和藹可親的父親形象,表達了對反動派殘殺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

本文梳理了具有代表性的8個課例,其中Z老師、R老師的課例為一線教師課堂實錄,王崧舟、吳江英、李祖文的課例為名師課堂實錄,李應梅、陳居彩、慕君的課例為教學設計,具體見表1。

課例顯示,這篇課文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相關資料的查閱和呈現;(2)文章章法結構的把握;(3)李大釗人物形象的感知和精神的體會。課例中較少涉及“作者情感的體會”“雙重敘事視角的把握”。審視上述教學內容,存在的教學誤區如下。

(一)以寫作內容資料為重點,忽視寫作意圖資料

革命文化散文以常態的心境敘寫日常生活,是作者對親身經歷的事件、接觸過的人物以及內心所感所思的記錄。因此,“知人論世”對革命文化散文的分析尤為重要?!妒昵暗幕貞洝芬浴拔摇睘閿⑹鲆暯?,因此許多情節場景沒有展開敘述,留下了許多空白。為填補空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必須補充相關資料。但眾多課例顯示,教師只注重搜集與寫作內容相關的資料,包含事件發生的時代背景資料、人物生平資料(李大釗、李星華、李葆華)、李大釗人物評價資料、李大釗被捕受刑資料和其他革命者事跡資料等,鮮少搜集與寫作意圖相關的資料。革命文化散文的寫作意圖在于抒發作者的情思。因此,為把握作者的獨特情感,深入地感受和體認散文所傳達的豐富而細膩的思想,搜集與寫作意圖相關的資料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資料包含以下方面。

1.寫作時的時代背景資料:1943年,國民黨不斷制造摩擦事件,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中國共產黨處境艱難,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抗日游擊戰爭,并在黨內進行了大規模的整風運動。

2.作者相關資料:寫作此文時,作者李星華32歲,父母親皆已去世。在此之前,她曾加入過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黨的多項革命工作。1943年4月28日,李星華身處延安。她本該前往北京吊唁父親,但當時的北京卻被日本占領,她無法前去。

結合上述資料,可知李星華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意圖有二:一是懷念父親,二是表達對父親的敬仰,并追求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的革命者。父親李大釗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忠于革命,堅貞不屈,對革命事業一直保持著堅定的信心。他的這種信心和力量深深地影響著李星華,在中國共產黨的艱難時期,也能持續激勵、鼓舞千千萬萬個共產黨人。

(二)以時間秩序的感知為重點,忽視心理秩序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一篇革命文化散文。細化“這一篇”的文本體式,它是一篇革命文化題材的回憶性憑吊散文,具有獨特的文學敘事品格,即擁有“‘時間結構秩序、‘視域在場秩序,以及‘全知視角與限知視角轉換的心理秩序”(以下分別簡稱“時間秩序”“視域秩序”“心理秩序”)。審視上述課例,在時間秩序上,回憶性散文的對應時間為彼時和此時。教師通常引導學生抓住“首尾呼應”的歷史定格,體會其表達效果;找出“倒敘”密集的時間流,進行細細品味和分析。在視域秩序上,部分教師以“前后照應”的教學內容間接引導學生體會回憶性散文中“親身經歷與間接信息的虛實對比”。在心理秩序上,焦點主要集中在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雙重視角所帶來的語體雙重結構的并行沖擊力量。然而,大多數教師卻將該內容作為鑒賞策略,即主要以全知視角的讀者身份、限知視角的他者身份對李大釗的形象進行外部感知。這樣的教學忽視兩個“我”的敘事立場,以及現在的“我”和過去的“我”的情感互動,導致學生難以通過體味雙重時間秩序和雙重心理秩序,真正透視作者的情感。

(三)以李大釗的形象為重點,忽視作者的敘事情感

與其他革命文化選文所塑造的相對客觀的革命英雄形象相比,革命文化散文所呈現的革命者形象,是通過作者極具個人特性的感官過濾后形成的主觀形象。這一形象灌注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十六年前的回憶》中,作者李星華通過對人物神態、語言、動作的細膩描寫,生動展現了李大釗忠于革命、臨危不懼、堅貞不屈的偉大革命者形象和在危險面前給予親人信心和力量的慈父形象。這兩種形象,特別是后者,通過作者李星華獨特的表達呈現出來。因此,《十六年前的回憶》不僅是一個革命者對另一個革命者的回憶,還是一個女兒對父親的回憶。

課例顯示,有的教師只關注到了作者李星華的言說對象,關注到了李大釗的形象刻畫和精神表現,而將作者李星華的情感置于次要地位,僅在教學開頭或結尾時略微提及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之情,并沒有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的言語表達來細細體味,致使作者的情感概念化、抽象化。更有甚者忽視了作者李星華的獨特情思,致使文章的表述失去情感依托。

二、革命文化散文教學內容重構

深入研究發現,致使《十六年前的回憶》與其他革命文化散文的教學存在同質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文體意識淡薄,從而導致教學內容出現偏差。為此,在革命文化散文的教學中,教師應更強化文體意識,關注文體特質,如此,才能引導學生真正領悟文體隱含的深層信息與表達意識,讓學生品讀到文本中蘊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思 。

(一)著眼資料補給,解決“疑難點”

革命文化散文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時代距離、認知距離、情感距離、價值距離等。因此,背景資料、關聯資料的篩選和使用,對于理解革命文化散文尤為重要。難點在于這些資料由誰來搜索、整理,選哪些資料介入到文本學習中最為恰當,在怎樣的理解節點介入才合適?!妒昵暗幕貞洝分杏休^多的事件空白點、理解疑難點,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借助相關資料。在資料的補給上,由教師與學生共同負責,其中學生應扮演主導角色,負責絕大部分資料的補給,而相對較小的部分由教師負責提供。在資料的內容選擇上,為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李星華的個人情思,應兼顧寫作內容資料和寫作意圖資料。具體內容前文已作說明,這里不再贅述。在資料的呈現節點上,教師應根據文本內容的教學邏輯,結合學生的疑難困惑之處、情感疏離之點,適時呈現相關資料,由此達到“文”“史”結合、“學”“思”共生、“知”“情”統一的目的。教師要通過反復的資料補給,加深學生對李大釗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質的認知,引領他們品味李星華對父親的懷念和敬仰之情。

(二)著眼語句章法,把握“著力點”

正如周慶元所言,散文雖沒有小說那樣動人的情節,缺乏戲劇那樣的尖銳沖突,不像詩歌那樣韻律鮮明,但有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以此動人心弦。在革命文化散文中,革命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獨特情感的抒發、革命精神的彰顯,均是通過個性化的語句章法來實現的。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其精妙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細膩的人物描寫。作者李星華通過精妙的語言,深情而克制地描繪了父親被審時的外貌以及神態——“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這樣的描寫凸顯了作為革命者的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第二,對比烘托的手法。在面對“我”提出的問題時,父親展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態度。在面對嚴峻局勢時,親友極力勸說他,但父親堅決拒絕。在面對危險時,“我”驚慌失措,父親卻鎮定自若。在面對敵人的殘暴、兇惡時,父親堅強不屈、沉穩嚴峻。通過這一系列對比,學生更加感受到李大釗的浩然正氣。

第三,倒敘的結構。作者李星華巧妙地將故事結果——李大釗被害放在開頭,然后通過倒敘的方式逐步描述李大釗被捕前、被捕時、被審時以及被害后的四個主要事件。同時,在敘述節奏上的快慢變化,尤其是在描寫父親被捕和庭審中的細節時的放慢,更凸顯了作者李星華的記憶之深刻、情感之厚重。

第四,前后(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文章在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父親的被難日——4月28日,這不僅使結構顯得完整,還表達出作者李星華將父親被害的事銘刻在心、沉痛難忘,對父親產生了深深的懷念。同時,在敘述時,作者李星華通過先介紹反?,F象、再交代變化原因的方式,呼應了回憶體的表述手法,增加了敘述的層次感、文章的真實感。

第五,雙重的敘述視角。本文中有兩個“我”,一個是16歲懵懂無知的“我”,另一個是32歲對革命有了深刻認知的“我”。文中既有“當時的我”的感受,也有“現在的我”對“當時的我”的感受的再感受。前者如“父親一向是慈祥的……這一次不知道為什么,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后者如“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兩種敘述聲音既表達了對父親的無限懷念,又重新回味著父親那偉大力量的指引。

“形式和內容是統一的,一定的‘言說方式表達一定的‘言說內容,學生讀課文中的語言,知道語言表達的是什么,但是不知道這樣表達的精妙?!币虼?,教師要想引導學生走進革命文化散文,就要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深入分析,對散文的篇章結構有整體把握,使學生的學習和感悟往語句章法的豐富、細膩處走。唯有品讀個性化的語句章法,學生才能建構起立體的革命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所傳達的革命情感,體認豐富的革命文化,提升自身的革命素養。

(三)著眼價值意蘊,凸顯“獨特點”

王榮生教授認為,作者之所以寫散文,是要表現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與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讀者閱讀散文,是在感受作者的所見所聞,體認作者的所感所思。因此,革命情感可看作革命文化散文的特質。而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散文的價值內核。革命文化散文最深層次的價值意蘊就是作者因時因地所抒發的革命情感和其中凝聚的革命精神。

第一,革命情感的體味。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文章以李星華的情感,即對父親的懷念和敬佩來刻畫李大釗的形象。這種情感作為文章暗線貫穿全文,因此,作者獨特的情思是不可忽視的?;谖谋?,教師應牢牢把握文體特征,使作者的情感浸潤教學始終,引導學生借助文章結構、言語表達方式,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師可通過比較、還原、細讀文本、創設情境、讀寫結合等方法,還原課文中作者的革命情感,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同時,為進一步凸顯回憶性散文的文本體式,教師應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兩個不同的“我”的不同情思,尤其要感受作為回憶者的“我”的所感所思,從而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如針對“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可引導學生思考“此處是16歲的‘我的認知嗎?作者李星華在文中還有幾處表達了現在的‘我的想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由此,學生就能更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二,革命精神的感知。王崧舟認為,革命文化文本的教學要避免革命文化內涵淺化,以革命故事的情節內容、革命人物的性格形象取代其中所蘊含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請看他對《十六年前的回憶》的教學:首先通過補充黨領導人對李大釗的評價,使學生對李大釗的革命精神有了初認知;繼而聚焦人物,在學生深入分析人物品格時,反復強調李大釗的革命精神——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對黨無限忠誠,以此使學生對李大釗的革命精神有了初體驗;接著引導學生反復涵泳“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這句話,并通過情感還原和想象寫話的言語訓練,使學生對李大釗的革命精神有了深切體會;最后拓展資料,使學生深刻把握了“忠于革命忠于黨”的革命精神。

只有引導學生體味作者的革命情感,感知人物所折射出來的革命精神,進而把握革命文化散文的價值意蘊,才能真正實現革命文化散文的獨特育人價值,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強化其精神意志,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

(四)著眼人物描寫,突破“關鍵點”

在剖析革命文化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時,教師應凸顯這些形象的主觀性和獨特性。

一方面,要防止人物形象扁平化,即不能簡單地對人物形象進行表層描繪。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教師應補充時代背景、關聯事件、人物史料等資料,使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李大釗的“時代形象”;之后引導學生通過深入分析文本中的事件和相關人物,見微知著,抽絲剝繭,洞悉李大釗的“角色形象”,即父親形象和革命者形象;最后挖掘出反常表現背后的力量支柱,揭示李大釗的精神之源,解密李大釗的“精神形象”。只有全面把握革命人物的時代形象、角色形象、精神形象,才能立體、全面地再現革命人物,其形象才能血肉豐滿、感人至深。

另一方面,要防止人物形象窄化。革命文化散文,特別是回憶性散文中的人物不僅僅是一個革命先驅。要防止以貼標簽的方式籠統概括革命人物的形象特質,從而忽視和遮蔽其個性特征。如《十六年前的回憶》中,教師需要將作者李星華的視角和學生個人的視角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女兒的視角品味父親的行為,感受女兒眼中的父親形象。同時,引導學生從個人的角度以及作者作為革命者的角度去品味李大釗的行為,感受李大釗的革命形象。這種雙重角度的分析可以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李大釗的雙重形象,最終達到對革命精神的理解。

教師須明晰:教學取向不是只有主題取向,還有文體取向。文體不應該只作為解讀文本的角度出現在主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一篇課文的文體特點,即用合適的方式看待特定的文本,將文體認知滲入教學各個方面。強化文體意識,根據革命文化散文的文體特征,把握該文體可依循的相應的解讀理路,最終細化文體,探尋“這一篇”文本體式所呈現的獨特個性特征,這是重構革命文化散文教學內容的路徑與旨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李祖文,宋飛.“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的單篇建構、解構與重構:六下《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及賞析[J].小學教學設計,2023(10):30-35,59.

[3]王榮生.散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李泓,石修銀.閱讀教學:文體意識淡化及其矯正[J].中學語文教學,2021(12):12-15.

[5]王崧舟.小學語文革命文化教育的課程邏輯與實施路徑[J].語文教學通訊,2022(12):8-13.

[6]吳江英,吳淼峰.把握時間線? ? 品讀“不尋?!保航y編教材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課堂實錄及點評[J].小學語文教師,2022(6):60-64.

[7]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8]慕君.聚焦人物描寫:《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設計[J].語文教學通訊,2020(9):79-81.

[9]陳建先.革命傳統類課文“人物形象”教學的三個視角:以《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2021(10):16-19.

(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談音樂教學內容的有效利用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本體性教學內容及啟示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線性代數課程學—研—用教學內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設計教案 重構教學內容
西方經濟學教學內容“中國化”的探索
《內經》診法教學內容簡析及與中醫診斷學的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