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路徑探索

2024-03-25 06:56武小芳張生瑞李建榮
互聯網周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融入路徑課程教學課程思政

武小芳 張生瑞 李建榮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校都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門課程教學,打破以往思政教育的孤島模式,讓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各門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效應,從而實現育才與育人的統一。高?!靶畔⒓夹g”課程作為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載體之一,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如何發揮“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诖?,本文就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路徑展開探索。

關鍵詞:課程思政;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融入路徑

引言

大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增強其社會責任感以及學生自身成長融合發展于一體的重要時期,因此,高等教育并非只是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助力其成長為品行兼優、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需要的優秀人才。為此,各高校都在積極踐行課程思政理念,深化課程思政改革,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格局,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所需達到的基本要求[1]?!靶畔⒓夹g”課程是高校面向各專業學生開設的公共課程之一,多開設于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具有受眾面廣、學生接觸早的特點,非常適合將該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開展,讓信息技術技能培養成為課程思政的有效載體,使學生在學習知識與技術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洗禮,實現信息素養與思政素養的雙重提升。

1. 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期,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過硬的“有才之人”,更需要具有正確價值觀的“有德之人”,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和輸出的搖籃,“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怎樣培養,在什么思想下培養,培養出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至關重要,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要想辦好人民滿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校,培養出有德有才的創新人才,必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的實施和推進既是順應我國德育教育、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又是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舉措。因此,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意義重大。

一方面,有利于以先進思想為指導,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主動抵御外界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出生并成長于互聯網時代,對網絡有著很強的依賴性,熱衷于玩電子游戲,看電子書、直播視頻等,而虛擬的網絡空間充斥大量的不良信息,大學生思想不成熟,容易受到影響。因此,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能有效發揮思政教育價值引領作用,引導大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將注意力轉移到自身的學業、能力、素質、修養等多方面發展。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人才質量,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靶畔⒓夹g”往往開課于新生初入大學校園,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和好奇,滿懷激情,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相對更高,教師應把握這一有利時機,在“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學中,結合該課程特點,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并精心設計二者相融的教學活動,形成“信息技術”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學狀態,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吸收先進思想理論,不斷提高思政水平,從而實現德育與智育的有效結合,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2. “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學現狀

2.1 對課程思政認知不足,缺乏課程思政思維

“信息技術”課程思政的實施,需要教師深入研究,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該課程教學有效融合的路徑。以自身實踐的體會,盡管知道課程思政這一理念,但對其仍欠缺充分而深刻的認知。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學習政策及三全育人方案,以及教育部和各大高校推出的優秀課程思政案例,體會案例當中融入思政的教育意義,掌握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思路,才能真正意識到課程思政已經成為育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意義重大。只有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些,才能進一步以德育思維將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課程教學目標的首位,知道如何提煉“信息技術”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價值范式,使其轉化為課程思政教學的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載體,從而充分發揮該課程的德育教育功能,并和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協同發展。

2.2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具體落實存在一定差距

在制定“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學大綱時,需要根據課程思政要求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然而實際教學中,很多事先設計好的思政元素因課時所限,并不能完全融入教學環節,未能全面落實到位,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具體落實之間存在一定差距,育人效果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目標與要求。

2.3 思政元素的融入簡單機械

“信息技術”課程思政,并非要改變該課程本來屬性,更不是將其改造成思政課模式,以便系統化、體系化地開展思政教育活動,而是根據該課程特點,融入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然而,一些教師在課程思政具體實施時不能審時度勢地準確把握,將思政元素不著痕跡、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融入課程教學,而是簡單機械地加入思政內容,使得思政內容與教學內容相互間并無邏輯關系,卻生硬地組合在一起。這樣不僅達不到協同效應,而且還會對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思路構成干擾。因此,課程思政的實施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將二者融合的教學功底和技巧,不然只會招致學生的反感和抵觸。

2.4 無法有效評價課程思政效果

如何評價“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效果是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學生學習的效果可通過測試、考試、作業等不同形式來考察其對該課程知識內容掌握的程度,但上述形式卻無法衡量和評價該課程的思政效果。因此,還需要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用以評價課程思政效果,確保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目標。

3. 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具體路徑

3.1 培養教師課程思政思維,提升師資隊伍課程思政整體能力

課程思政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思維方式[2]?!靶畔⒓夹g”課程思政要想獲得滿意的思政效果,教師首先就要具備課程思政的思維方式,才能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及特點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巧妙融入課堂教學,以對學生進行課程知識與思想政治的雙重教育,讓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得到理想信念方面的精神指引,讓該課程德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高校要重視對教師課程思政思維的培養。

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相互探討的平臺,方便教師互相學習課程思政實施的成功經驗,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斷發展自身的課程思政思維,從而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游刃有余地運用這一思維,融入與該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讓信息技術知識內容與思政教育真正有效地結合起來,促進課程思政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思政教育理論知識的系統化培訓[3]。課程思政目標的實現,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相應的授課能力,還要掌握思政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思政教育能力。由于思政教育涵蓋的學科和知識點十分廣泛,并非一朝一夕的學習就可立竿見影,因此,高校要誠邀思政教育名師定期對教師進行指導和學習,以豐富其思政理論知識,提升師資隊伍課程思政整體能力。此外,教師自身也要利用平時的空隙時間,通過多種渠道主動學習思政知識,以開闊思政視野,認真學習和解讀有關課程思政、思政教育方面的政策性文件,領會文件精神,為課程思政的有效落實奠定基礎[4]。

3.2 做好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確保課程思政的全面落實

教師在具備課程思政思維后,有利于更好地對“信息技術”課程思政精心進行教學設計,并將課前設計好的思政元素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以保證課程思政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同時,教師還要掌握課程思政的方法,明確“信息技術”課程思政的實施重點在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育人效果,而非生搬硬套思政理論概念。教師要結合該課程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尋找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的最佳契合點,結合課程內容談思想、講故事、說素養。課程思政也并非每節課都要融入思政元素,而是在課程內容與思政內容存在有機聯系時靈活融入思政元素,以免牽強附會,如此才能讓二者深度融合[5]。

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思政教育的內容不是非要用專門的理論術語,只要按照正確的立場、觀點及方法,教師用自己的語言將事情、道理分析得透徹、明白,也能達到應有的思政效果。此外,由于課時所限,事先設計好的思政元素并不能完全融入教學環節,為保證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具體落實的一致性,保證相互間不存在差距,教師可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思政,將思政教育延伸拓展到課外,以彌補課時有限的不足,從而有效拓展課程思政空間,使其得到全面落實。這種方式不僅方便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學習,還十分符合當代大學生習慣于線上學習的特點,并且提高了課程思政的覆蓋面,讓思政教育無時無刻伴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

3.3 探索課程思政融入課程教學的策略與技巧

“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課程思政的融入需要教師掌握融入的策略與技巧,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思政效果。一是運用“灌輸+滲透”的技巧。灌輸注重啟發教育,以獲得學生的認知和認同,并促其內化,而非填鴨式的輸入,而滲透則強調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二者的結合猶如春風化雨,讓學生由被動學習的狀態向主動、自覺轉化,促進課程思政的順利開展。二是運用“理論+實際”的策略。課程思政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不是由理論概念推論得出,而是要聯系社會實際、聯系課程知識和實踐,從中去尋找,從實踐出發解釋理論的形成。因此,課程思政的融入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才會讓思政教育更具說服力。三是結合學生專業來融入[6]?!靶畔⒓夹g”課程是一門面向各專業學生開設的公共課,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中,不僅要結合該課程內容來融入思政元素,還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融入與其職業道德修養、職業行為規范相適宜的思政內容,以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讓專業性職業倫理操守與職業道德教育融為一體,引領其正確的價值取向,從而提升學生思想素養與職業道德品質。

3.4 豐富課程思政評價方式

“信息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通過何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是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為此,需要豐富課程思政評價方式,如利用網絡課程互動平臺,能實時顯示和真實反映該課程思政教學中學生對思政教育的參與度、熱情度,教師可給反饋及時、學習熱情高的學生加分[7]。而且,教師可通過互動平臺掌握主題討論的回帖量、閱讀量、點贊數等數據,了解班級學生的整體參與度,對參與討論的每位學生賦分評價,從而破解課程思政效果無法評價的難題。此外,借助網絡來實施“信息技術”課程思政,還能很好地增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如教師可設置話題,引導學生積極討論,踴躍參與,并根據不同學生的觀點,給予正向引導、及時回帖糾正、贊同等,從而讓課程思政入腦入心,提高其育人實效性。

結語

綜上,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任務,本文以“信息技術”課程思政為例,從四個方面探討了課程思政融入該課程教學的路徑,旨在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以及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提供建設性意見。

參考文獻:

[1]侯廣旭,何琳.課程思政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2(8):34-37.

[2]汪毅,劉曉萍.思政元素融入職業院校信息技術課程的路徑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17):166-168.

[3]魏如夢,王來兵,殷德莉.從顯性到隱性:探索高校課程思政實施路徑——以高職《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2(S1):142-143.

[4]張丹丹.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J].中國新通信,2021, 23(8):236-237.

[5]周若谷.融合課程思政的大數據技術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探索[J].教育信息技術,2023(10):8-11.

[6]孫金華,柳玲,黃智云,等.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5):72-74.

[7]邵佳靚,高和平,陳威.課程思政融入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的路徑研究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8):149-151,154.

作者簡介:武小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技術課程教科研管理。

基金項目:提質培優項目——“立德樹人”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建設(編號:TZ20201702)。

猜你喜歡
融入路徑課程教學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
關于五大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職電氣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路徑的探索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