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案例分析初中生物教育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2024-03-26 06:11王羿廷
求知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學案例初中生物

摘 要:教育生活化是新課改“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時代需求。結合春秋季高發的流行性傳染病,以蘇科版初中生物“傳染病的預防”這一課為例,介紹對學生進行傳染病基礎概念的科學教育,珍愛生命、感悟生命價值的生命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自我教育,以及以生態道德為中心的公德教育,同時分析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育生活化;“傳染病的預防”;教學案例

作者簡介:王羿廷(1988—),女,江蘇省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

初中階段生物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為主要目標。生物科學素養是指一個人參與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生產實踐過程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知識和能力。生物學是一門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課程,是教育生活化的具體表現,這與教育學家陶行知主張的“生活即教育”的觀念是一致的。教育生活化是新課改“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時代需求[1-2]。下面筆者以蘇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第24章第2節“傳染病的預防”教學為例,分析相關教學策略,談一談對教育生活化的理解。

一、案例背景

每年春秋季,甲型流感、乙型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流行性傳染病往往呈高發趨勢。隨著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工作模式、教育方式,以及人們生活的健康理念等,都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教師應重視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讓學生了解科學預防傳染病的具體措施,樹立健康生活、珍愛生命的價值觀,形成熱愛祖國的情懷,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問題分析

(一)教材內容

學會預防傳染病是我們健康生活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教材在“人體的免疫防線”章節后安排了“傳染病的預防”章節,有利于學生運用免疫知識來探究、了解傳染病的預防方法。本節分為“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認識病毒”“傳染病的傳播”“預防傳染病”“預防艾滋病”等部分。其中,“預防傳染病”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知識的理解是基于學習者經驗背景構建起來的,它取決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教學并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教師應重視學生已形成的豐富的經驗和身處的情境,讓學生在自然環境或者相關情境中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達到知和行的統一[3]。教育生活化就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基于自身生活經驗,在探究體驗式學習中達到知與行的統一。本節內容貼近生活、實踐性強,與社會時事相關,學生可以通過探究體驗式學習,對生活現象進行分析,掌握相關概念,再運用概念來分析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會如何預防傳染病的效果。

(二)教學目標

生命觀念:能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認識病毒及病毒性傳染??;能說出甲型流感等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的生命觀念。

科學思維:通過模擬探究,培養樂于探究、善于探究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調查不同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并搜集資料,培養調查能力、表達交流能力;具備理性思考、敢于質疑、勇于探索等科學精神。

探究實踐:通過模擬體驗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懂得自尊自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響應有關部門號召,積極接種相關傳染病的疫苗;懂得關愛傳染病患者。

態度責任:培養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具有嚴謹求實、敢于質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傾向;認同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關注身體內外各種因素對健康的影響,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能夠參與個人和社會事務討論,做出理性的解釋和判斷,具備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的責任意識和能力。

三、學情分析

教室內人員相對集中,流行性傳染病較易發。學生對病原體引發的傳染病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看法,但是并不清楚傳染病具體的發病和傳播機制。學生對傳染病的態度比較模糊,有的呈現懼怕的心理,不愿意去接觸和了解,一味地躲避;有的呈現無所謂的態度,對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不了解,缺乏科學的認識。在學習了上一章節“人體免疫防線”之后,學生已基本了解人體對傳染病產生免疫能力的相關知識,因此,筆者從流行性傳染病的模擬和調查入手,創設情境,讓學生從親身體驗開始進行分析,形成科學的態度,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礎。

四、教學策略和過程

(一)科學教育

筆者以握手小游戲模擬傳染病的傳播特點。首先,讓一個學生手上沾滿面粉,并讓這個學生隨機找一個同學握手,讓學生觀察這個被握手的同學手上發生了什么變化。然后,這兩個手上沾有面粉的學生繼續在一分鐘之內隨機與其他同學握手。一分鐘之后,利用數學統計方法統計手上沒有面粉和手上沾有面粉的學生的人數,發現手上沾有面粉的學生占班上學生人數的56%。最后,筆者請學生分析這一生活現象,回答問題:面粉代表了什么?這個過程模擬了什么?怎么樣才能不被沾上面粉?

通過握手小游戲,學生了解了面粉在同學之間快速沾染的過程,聯想到傳染病在人與人或者人與動物之間的傳播,并結合第一課時學過的“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認識了“傳染病的傳播特點”“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等概念。握手小游戲通過握手這種直接接觸的方式模擬了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一種簡單可行的模擬實驗。握手小游戲以面粉模擬病原體,以手上沾有面粉的學生模擬傳染源,以手上沒有面粉的學生模擬健康人。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聯想生活中類似的場景,激發了學習興趣,科學直觀地認識了傳染病傳播的方式。學生通過親身體驗,了解了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筆者在教材的基礎上對此模擬實驗進行了改進,增加了數學統計、交叉感染和戴手套等設計元素,提高了模擬實驗的真實性、趣味性,也增強了學生課堂的體驗感、獲得感。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親身經歷,得出了科學的結論,這符合教育生活化的基本理念,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也符合知行合一的學習觀點。

(二)認知教育

傳染病號稱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對人類的危害非常大。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傳染病的危害,讓學生在思維層面加以重視,教師需要展開認知教育,向學生介紹在人類發展進程中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傳染病,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預防疾病、自我保護的意識以及培養愛護生命健康的精神,能夠做到自尊自愛。另外,在開展認知教育時,教師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展示豐富、立體的數字化內容,以更好地梳理知識內容,給學生帶來更強的信息體驗感與沖擊感,增強學生的情感認識。

在開展認知教育時,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甲類和乙類傳染病很可能發生大規模傳染,每一次甲類和乙類傳染病的大范圍傳播,都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當然,不管是傳染病還是非傳染病,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就為人類預防疾病提供了條件。學生作為社會公民,要了解和掌握疾病預防的知識,以有效應對傳染病的發生,將傳染病的傳播扼殺在搖籃之中。

(三)生命教育

在傳染病高發時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利用課外信息搜集渠道(網絡、電視、雜志、書籍、報紙)搜集資料,并以小組的形式了解艾滋病、甲流、沙眼、肺結核、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常見的傳染病,圍繞這些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發病表現、防控措施等搜集材料,撰寫演講稿,后續進行主題演講。

以“調查甲型流感病毒”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傳播途徑、患者病癥和危害、街道宣傳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資料的搜集和匯報。學生通過自主搜集資料,能了解甲型流感的發展動態,結合剛學習的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認識甲型流感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以及預防傳染病的具體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教師結合流行的傳染病,在生命科學、思想情感方面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通過描述甲流患者的表現癥狀、潛伏期、隔離要求、致死率等信息,體會甲型流感這一傳染病對人類生命造成的危害;通過介紹甲型流感的傳播途徑,了解如何科學預防傳染??;通過介紹街道宣傳的具體措施,了解目前甲型流感在我國的情況。

此調查活動在教材“艾滋病的調查”基礎上進行了改進,筆者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負責對一類常見的傳染病進行調查,撰寫演講稿并上臺演講。在每一個小組演講的過程中,其他小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聽講,獲取知識。知識分享教育的開展,鍛煉了學生搜集資料和調查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學習活動,學生能夠感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盡自己所能綻放生命的精彩;學會正確面對生命的終結,樹立正確的死亡觀;能夠感悟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境、構建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

(四)家國情懷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落實家國情懷教育,向學生講解家國情懷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應注意的是,與一般的家國情懷教育不同,在生物學科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不應只講大道理、大方向,而應該有機結合學科的特點,注意隱性滲透。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世界暴發,成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各地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教師可以此案例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形成珍愛生命的觀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自我教育和公德教育

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了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節和預防傳染病的三個措施,對傳染病有了新的認識和新的態度,教師可讓學生根據這些已有的科學觀點,開展課后實踐活動。例如:走上街頭利用小報等宣傳科學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分發口罩,鼓勵身邊的人積極配合相關政策,接種各種傳染病疫苗;制作綠色出行、不食用野生動物等的宣傳口號、公益廣告;等等。這些公德教育宣傳活動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所提出的“綠色發展、生態道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美好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的期盼”是一致的。

在本節課的最后,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談一談本節課的收獲和感悟,鼓勵學生進行反思、自我教育。第一,對衛生安全生活的反思。要知道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增強公共衛生安全意識,提升衛生安全自我教育能力,掌握各種應對突發事件的必備知識,學會最基本的自救方法,讓衛生安全教育終身化、常態化。第二,加強鍛煉身體,接種疫苗,保持良好的情緒。有效的情緒管理是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傳染病面前,應做到不畏懼、不慌張,正確處理情緒和心態問題。第三,明辨是非,科學對待傳染病的傳播,做到不傳播謠言、不制造謠言,提高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

[參考文獻]

周昌學.淺談生物教學生活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20):36.

黃魏.讓教學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淺談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的幾點策略[J].中學生物學,2010(8):33.

黃滄波.新課改下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3(1):82.

猜你喜歡
教學案例初中生物
教學案例的內涵及其應用意義
充分整合教材資源 優化歷史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轉課堂模式與數學教學案例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高效性
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初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