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福建省茶產業轉型升級研究

2018-05-14 17:05張建威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互聯網

張建威

[摘要]“互聯網+”的戰略使得福建茶產業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盈利空間,拉動經濟增長,已成為福建茶產業思考的重要課題。通過SWOT分析法分析了福建茶產業現狀,結合福建茶產業的“互聯網+”優勢,提出了若干對策來實現福建茶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互聯網+”;福建省茶產業;產業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互聯網+”指的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各個傳統產業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滲透發展,激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茶產業作為福建省的重點產業,亟需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茶葉生產的整條價值鏈,即茶葉種植—生產—銷售—收藏每個環節都可依托互聯網,塑造茶企業和消費者之間親密性、互動性和體驗性。

2 福建茶產業現狀SWOT分析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將福建茶產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這四個內外部條件進行綜合概括分析。

2.1 優勢

2.1.1 生態環境適宜。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山多林多,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二位,動植物種類豐富,適宜茶樹生長。適宜發展生態茶園,在地理條件和自然資源方面有獨特的優勢。

2.1.2 茶葉種植面積廣、產量多。2015年福建省茶園種植面積25萬hm2,居全國第四位,茶葉產量40.2萬t,居全國第一位,茶葉1.61t/hm2,居全國第一位,茶葉良種普及全國第一,育種研究均居全國前列,在發展生物技術及發展有機茶,擴大有機茶園面積方面占有優勢。

2.1.3 閩臺交流合作優勢明顯。福建地處沿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有利于引進臺灣的優良茶種、茶葉資金、先進種植技術和理念。閩臺合作30年來,福建共引進臺灣茶樹品種翠玉、四季春、金萱等10多個。通過閩臺的茶葉合作,福建可以引進臺灣的資本、技術、市場經驗、管理方式、銷售渠道等先進生產投入要素與福建本土的勞動力資源、生態環境以及土地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本土優勢,引進臺灣的一切有利于福建茶產業發展的要素,有效促進福建茶產業的的進一步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2.2 劣勢

2.2.1 自動化、機械化水平低,茶葉品質難以保證。福建省茶葉自動化、機械化水平較低。茶園機械化目前主要表現在自動噴灌系統的使用,但茶葉采摘還停留在半機械化水平,主要是手持式的人工操作機械采摘,機器比較落后,中、小茶企還停留在農業手工業操作。茶葉加工自動化、機械化主要表現在流水線操作、機械制茶設備方面,大部分小茶企還停留在手工、半機械化操作上。因此,茶葉在加工過程中受外界影響因素較多,茶葉品質不穩定。

2.2.2 茶企業規模小,未形成有力的品牌效應。福建的茶葉生產、加工、出口企業基本處于無組織化狀態,多以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盡管主要的產茶區域的茶產業整體規模較大,但龍頭茶企卻較少。茶農普遍缺乏品牌意識,產品以散裝或粗包裝為主,大多以自家的姓氏來命名茶葉,通過親朋好友的相互推薦來拓展自己的銷路,這樣的銷售方式很難進行產品的推廣和品牌的建立。

2.3 機會

2.3.1 互聯網時代下,網絡購物蓬勃發展。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網購習慣的逐步養成,推動了我國網絡購物的高速增長。研究數顯示,2015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3.8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達到12%以上??梢哉f茶葉線上銷售市場給福建茶產業帶來空前的機會。

2.3.2 新興購物群體異軍突起。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我國市場消費主體、消費觀念、消費行為產生巨變。80、90后網絡原生消費群體異軍突起。調研表明,當前我國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占比為78.4%。在這些網民中,20~30歲的網民占比為31.4%,這表明當前互聯網購物主要以年輕人為主,這部分人將成為消費主體,這意味著茶葉消費在互聯網平臺銷售中存在極大的消費潛力空間。

2.4 挑戰

2.4.1 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國經濟發展整體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的速度由高速增長轉換為中高速增長。受此影響,茶葉的禮品功能將不斷地被弱化,著名品牌的茶葉受到的影響尤甚,市場銷售不斷萎縮。這預示茶產業需要開發新的消費群體,拓展消費渠道,才能使得茶產業進一步發展。

2.4.2 主體消費客戶老化。目前我國茶品消費主體以50、60后為主,而這部分人群逐漸老去,使得消費主體老化而不可持續。傳統茶文化的繁瑣、慢速將追求時尚、便捷、快速的80、90網絡零售消費主體拒之門外。傳統產業亟需變革經營方式及理念,否則將面臨消費主體后繼無人的窘境。

3 “互聯網+茶產業”在福建落實的有利因素

利用“互聯網+茶產業”這一模式,不僅可以使個體茶農與個性消費進行對接,大幅度減少交易成本。而且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提升福建茶產業形象,提升福建省茶品牌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福建茶產業轉型升級,拉動茶文化經濟增長?!盎ヂ摼W+茶產業”的模式在福建落地開花具有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福建互聯網配套基礎條件已達較高水平

根據《2016年度福建省互聯網發展報告》中所統計的結果顯示,2016年福建省網民規模達2678萬人,互聯網的普及率達到69.7%,位居當年全國第4位;域名總額達509.59萬個,居全國第3位;網站數量28.59萬個,居全國第5位;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77.2%,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達78.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福建省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網絡普及程度在我國各大省份中處于領先水平,這為“互聯網+”深入融合福建茶產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硬件基礎。

3.2 政策優勢

在“互聯網+”這一背景的推動下,福建政府應時而動制定了相關政策和各種措施以促進“互聯網+”與福建各個產業的融合發展,加速產業的轉型升級。例如為促進茶產業更好地健康可持續發展,2012年6 月1日福建省頒布了《福建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2015年6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省政府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將發展互聯網經濟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支撐。福建省在推進“數字福建”的基礎上,強化“互聯網+”行動計劃,助力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增長點培育發展,為各大產業領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4 福建茶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路徑及策略分析

通過促進“互聯網+”與福建茶產業的融合與創新,加速重構茶產業價值鏈體系,來實現福建茶產業的轉型升級。從福建省茶產業轉型升級的優勢來看,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技術,通過產業結構重構、智能化制造、運營模式、品牌創新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進茶產業向網絡化、高端化的轉型。

4.1 發展路徑

4.1.1 實施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O2O模式?;诋斍拔覈M主體、消費觀念以及消費行為的重大改變,福建茶產業依托“互聯網+”實施轉型升級已然成為必然之選。而實施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O2O模式則是實現茶產業轉型升級的絕佳路徑。該模式以顧客的切實需求為中心,依托線上實體門店在產品、環境以及服務等方面的體驗優勢,將線下客戶引到線上消費。同時以線上便捷快速的購買渠道為線下實體實現導流,降低消費者交易成本,充分利用電腦客戶端,移動客戶端等網絡終端,借助各種社交自媒體實施資源整合、多屏互動的多渠道運營模式。進一步展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精準營銷,精確分析消費群體對產品和服務的切實需求,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與之需求相適應的產品和服務,提升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體驗,以實現網絡銷售和實體銷售兩種方式的互補,開拓發展全新的銷售渠道、銷售模式。

4.1.2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培養專業人才是福建茶產業發展的關鍵與前提。我們在注重培養專業電子商務人才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培養茶專業人才。福建茶企業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一是“專業人才的繼續學習培訓”??梢耘c相關院?;蛘吲嘤枡C構合作,如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福建茶企業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對企業員工的茶葉禮儀、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學習。同時還可以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將有潛力的企業員工培養成茶文化知識與電子商務兼具的跨界復合型人才。二是“專業人才的外部引進”,通過外部引進的方式引入茶產業所需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這一點可以通過與互聯網及茶專業相關高校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來實現。

4.1.3 推動“生產+服務”的融合創新。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茶葉的生產、包裝、銷售中的應用,將E-Commerce、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網絡技術融入福建茶產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等過程,建立高效的協同供應鏈管理、營銷管理及服務體系。從單一的制造生產轉向生產制造與服務為整體的模式,實現信息、制造、物流、服務一體化,例如“藝福堂”這一茶葉品牌的成功,據統計在2014年,在阿里巴巴提供的銷售平臺上,“藝福堂”累計銷售2.05億元?!八嚫L谩闭墙柚ヂ摼W、大數據等技術,精簡了銷售茶葉的中間環節,使消費者可以通過更加便捷的方式購買茶產品,獲得更良好的消費體驗。

4.2 策略

4.2.1 跨界旅游策略。福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優勢,通過結合“山海一體,閩臺同根,民俗奇異,宗教多元”的鮮明福建旅游特色,將福建打造為全國最具特色的茶園旅游勝地。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將福建茶園特有風光展現在網絡上,開展特色茶園旅游文化項目,吸引游客前來參觀,旅游還可以親自參與茶葉采摘及制茶全過程。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開發其他生態旅游新產品,將福建茶葉通過旅游渠道銷售出去,實現“互聯網+”的跨界和連接效應。

4.2.2 自媒體營銷策略。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下,自媒體蓬勃發展。福建茶企業、農戶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向消費者展示茶園的茶葉種植情況,第一時間推出應季產品,使消費者更加放心消費,更加及時滿足消費需求。另外,茶企業和茶農還可以直接通過過“雙微”進行產品銷售,在微博和微信上售賣產品已經成為現代營銷的一種必備技能,尤其是利用微信公眾號(訂閱號和服務號)、微信矩陣等更好地推廣福建茶品牌。在對福建茶葉品牌推廣和產品銷售的同時,逐步提高福建茶產業的軟實力及市場影響力。

5 結語

在“互聯網+”背景下,福建茶產業要加快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福建茶產業自身優勢,有效結合“互聯網+”,加速本土茶產業轉型。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構筑線上消費市場,開發新興消費群體,培育福建茶產業品牌文化。通過互聯網品牌可以有效拓寬銷售渠道,提升產業知名度。福建茶產業在與“互聯網+”相互磨合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做出相應改進,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提高服務意識,為福建茶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 廖穎川,張巧珍.安溪縣茶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的市場創新研究[J]. 市場研究,2016(11):45-47.

[2] 王曉娟.新常態下實體茶葉零售企業轉型“互聯網+”的路徑及策略研究[J]. 福建茶葉,2016(10):56-57.

[3] 柯蕓,張艷紅,李玥,等.基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小微型企業融資模式的創新——以福建茶產業為例[J].現代商業,2016(20):85-86.

[4] 林昌華.以“互聯網+”推動福建產業重構的路徑與對策[J].中國發展,2016(03):55-59.

[5] 楊玉雪.基于互聯網貴州茶產業的發展[J].商場現代化,2016(13):120-121.

[6] 程朋朋,陳道玲,陳東生.新常態下“互聯網+”驅動福建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探索與研究[J].北京服裝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1):1-8.

[7] 蘇凱,陳毅輝.“互聯網+”時代福建茶葉企業戰略聯盟實施模式探討[J].市場研究,2015(08):40-41.

[8] 蘭曦.提升福建茶產業的綠色競爭力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

[9] 吳聲怡,趙金杰,李亮節,等.福建茶產業文化競爭力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1(06):30-36+115.

[10] 李亮節.基于文化視角的福建茶產業競爭力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1.

猜你喜歡
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互聯網
黑龍江省產業轉型升級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促進中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產業園區轉型升級與物流園區聯動關系分析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