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學科思政 從“懸浮”到“落地”的建構策略 ——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 □ 文/

2024-02-02 13:14辛越優劉波朱杭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期
關鍵詞:建構策略扎根理論

辛越優 劉波 朱杭

摘 要:建設學科思政是深化專業與課程思政、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形成一體化育人體制機制的客觀要求。立足學科思政研究匱乏、進路不清等問題,利用扎根理論方法,選擇浙江大學19個學科思政建設案例進行分析,運用 Nvivo 12 軟件進行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提取相關概念和范疇,提出了強化黨建引領、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握課題研究關鍵過程環節、夯實社會實踐大課堂、構建導學共同體等策略,為促進高校研究生學科思政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行動依據。

關鍵詞:學科思政;要素識別;建構策略;扎根理論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我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依托,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是研究生教育鑄魂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到“學科思政”的發展響應了立德樹人的時代召喚與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2020年6月,教育部召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強調要在思政教育、學科專業建設、教師培訓、教學評估等工作中進行重點部署、持續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有關部門的政策性導向引領了學科思政的改革實踐與理論探索,面向“雙一流”建設的新任務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需要推進學科思政建設,形成立德樹人協同效應。

文獻述評

在學科思政視閾下,目前相關研究極為有限。在中國知網數據庫(CNKI)以“學科思政”為篇名進行“精確”檢索,截至2023年10月1日,共檢索到20篇文獻。在概念內涵上,“學科思政”是依據各學科的特征、屬性、定位、宗旨等,挖掘和開發各學科中蘊含的思政價值元素和資源,從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等全要素層面進行學科體系的“思政化”再造,使“學科”成為“思政”的有效載體或平臺,讓學科發展帶動思政工作,思政工作助推學科創新[1-3]。在與“課程思政”“專業思政”關系定位上,“課程思政”側重育人實踐,“專業思政”側重育人引領,而“學科思政”側重育人支撐,只有在“學科”的“大”層次上將“思政”嵌入到科學研究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社會服務目標中,才能構建起“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的長效機制[4]?;谏鲜鲅芯砍晒?,本文提出“學科思政”以學科專業發展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為基本遵循,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特色,深入挖掘學科內在的育人元素,調動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通過體系化、過程化、制度化設計,把立德樹人落實到思想教育、課程教學、科研創新、實踐教育、就業引導各環節,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過程中強化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在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中構建資源協同、路徑明晰、機制健全、成效顯著的一體化育人體系。

但深入一線,不難發現學科思政的建設質量并不樂觀。例如:對學科思政的認識還比較狹隘,一般只是作為支撐“三全育人”的一個概念,而缺乏具體的內容[5];也存在著思政元素與學科結合機械化、手段單一化問題,影響了學科思政價值的激發、鎖定和延擴。這些實踐困境迫切需要理論回答,而明確學科思政的建構要素成為破解諸多問題的關鍵。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1967年,扎根理論由社會學家巴尼·格拉澤(Barney Glaser)與安塞姆·斯特勞斯(Anselm Strauss)提出,扎根理論并不是一種實體理論,而是一種研究路徑與方法論,其研究目的是從經驗資料中生成、發展和檢驗理論[6]。扎根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研究具有相融性,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研究對象,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7]。當前,關于學科思政的運行機制還不明晰,學界缺少比較成熟的理論框架,因此本文選擇扎根理論方法,并使用質性分析Nvivo 12軟件進行整理、編碼和分析案例資料。本文選取浙江大學19個學科思政案例為調查對象。浙江大學于2020年便開始響應“學科思政”建設要求,重點推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印發《關于學科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專門文件,就如何引導各學科特色思政工作作出部署;二是搭建學科思政的特色項目或創新項目;三是注重隊伍建設,調動起教授、博士后、實驗技術人員、研究生等“非常規思政師資”的力量。同時,所選取的學校19個學科思政案例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并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和學科特色,量身打造思政育人“套餐”。此外,上述案例涵蓋了哲學、教育學、管理學、理學、工學、醫學、農學7個學科門類,主題鮮明、重點有別、成效明顯,能夠增強扎根研究的客觀性。本文案例資料來源于研究團隊實地調查和各院系上報所得及內部資料,以保證數據收集、獲得和整理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學科思政建構要素識別:基于扎根理論的分析

1.開放編碼

開放編碼是指將學科思政案例資料逐步進行概念化和范疇化的過程。圍繞19份案例資料,本文對原始語句中306條記錄進行理解、比較和篩選的概念化過程后,共形成涵蓋了11個范疇(含31個初始概念編碼),即組織領導(黨政領導班子牽頭、部門協同、機構設置);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培養方案);工作機制(專人落實機制、反饋機制、激勵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學科底蘊(歷史、精神、人物);學科定位(服務國家戰略建設);條件保障(配套經費、學科實踐育人基地);育人隊伍(全員育人、師資培訓、集體教研、師資獎勵、宣講團);黨建引領(指導教師、共建黨支部、特色活動);學科實踐(社會實踐活動、學科“大講堂”、文化社團);學科思政素材庫(示范課堂、微視頻、微黨/團課、案例庫);學科思政賽事(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為軸心編碼奠定基礎。

2.軸心編碼

扎根理論中的軸心編碼,其核心任務就是對開放編碼的概念進行分析,歸納出概念之間的共性,進而在各個概念之間建立屬性聯接,明晰維度之間的相互關系,使所有內容有機地聯系。本研究通過對已完成概念編碼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在所提煉出的11個范疇基礎上,歸納出3個主范疇:

一是制度建設。包括:組織領導,類屬含義是指各學科所依托的學院(系)是學科思政建設的責任主體;實施方案,類屬含義是指具體地對學科思政建設目標、任務、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做出規定;工作機制,類屬含義是指適當修改培養方案、專人落實機制、反饋機制、激勵機制、考核評價機制。

二是內涵挖掘。包括:學科底蘊,類屬含義是指挖掘本學科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精神內涵和優秀人物;學科定位,類屬含義是指挖掘學科攻關重要科技前沿領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等相關科研工作。

三是手段運用。包括:條件保障,類屬含義是指健全經費保障機制,設立專項經費,建設實踐基地;育人隊伍,類屬含義是指建強學科思政主力軍;黨支部建設,類屬含義是指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學科實踐,類屬含義是指拓展育人資源,鍛造課外實踐大熔爐;學科思政素材庫,類屬含義是指緊密結合學科特色,開發思政育人資源;學科思政賽事,類屬含義是指以賽促建、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

3.選擇性編碼

根據扎根理論選擇性編碼的要求,對圍繞主范疇的“故事線”進行概括:在研究生學科思政的發展過程中,“制度”“內涵”和“手段”從不同角度發揮其作用,最終達到增強學科思政發展勢能、發展契合學科特性的場域空間、提升學科思政可及性等效果。如果上述三種要素處于“積極狀態”,將有利于扎實推進研究生學科思政。

一是制度支撐。推進學科思政建設,必須納入“三全育人”這一立德樹人重要制度機制,為學科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撐。為使各項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必要強化學科思政建設的組織保障,發揮黨政領導班子在推進學科思政建設中的抓總牽頭作用;出臺文件統籌,做好頂層設計;完善學科思政工作機制,整合學院學科資源,集中合力打組合拳。

二是學科內涵。學科思政建設不能懸空于“學科”之上。例如:農學學科更為強調厚植“三農”情懷、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為培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所需要的大規模、高質量人力資源提供了強大的信仰支撐;哲學學科更強調研究生積極參與世界性問題爭鳴,回答好時代之問,以寬廣的學術視野和深厚的哲學底蘊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由此可見,對學科思政的全面刻畫離不開對學科內在發展特性及其所在場域的系統解讀,這就需要強化學科引領,深化內涵建設,深挖學科歷史文脈資源,營造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學科氛圍。

三是思政手段?!八颊侄巍敝赶驅W科思政建設“怎樣做、如何做”。學科思政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經費投入、基地建設等多方面構建學科思政建設保障體系;完善隊伍體系,配優建強“大教師”工作隊伍;發揮黨支部在學科思政基本單元的作用,建優強化黨支部;完善課程化、項目化、全員化、基地化、社會化的實踐育人體系,推進研學活動、認知實習、社會實踐常態化開展;推進共建共享,建設涵蓋學科思政素材資源庫等;面向教師和學生,開展嵌入思政要素的比賽,“以賽提質”“以訓強能”。

4.理論飽和度檢驗

理論飽和度檢驗是扎根理論科學性和研究結論可信性的必要保證。本研究采用預留原始資料的形式進行飽和度檢驗。先將預留的37條受訪記錄,經過開放式編碼和主軸編碼,在形成概念和范疇后,與已形成的概念進行反復比較,并沒有發現新的概念和范疇,這說明本文提出的理論框架通過了理論飽和度檢驗。

研究生學科思政的浙大策略

浙江大學(以下簡稱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不斷探索學科育人與思政教育融合并進的有效路徑,創新“三全育人”落實機制,形成以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課題思政、社會實踐、導學共同體為特征的學科思政工作體系,不斷提升思政工作質量。

1.強化黨建引領,推動研究生黨建與學生成長成才深度融合

將黨支部建設成為德育共同體、學習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目標,依托課題組、實驗室、科研(導學)團隊等學術基本單元設置研究生黨支部,形成以學科為基礎的課題組與黨小組“雙組融合”組織模式。按照政治素質過硬、理想信念堅定、理論知識扎實、黨建本領高超的要求選育黨建學術“雙引領”的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建立了“又紅又?!钡难芯可h員骨干培養體系,實施“學?!合怠h支部—黨員”四級黨員學習教育機制,打造體驗式、浸潤式、互動式現場教學平臺。

2.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系統挖掘學科專業知識體系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和精神價值

以強化專業核心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為牽引,持續增強專業課程的引領性、時代性和開放性,將科學道德、創新精神、價值倫理、家國情懷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塑造同頻共振。例如: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前沿”課程大量采用自動化領域前沿相關的工程案例、照片、視頻、熱點新聞等作為素材,深入淺出講授新技術、新方法、新原理,傳導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使命擔當,在全局性掌握自動化前沿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開闊學科視野、提升研究理念、激發報國之志。

3.注重把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學術導向貫穿課題研究全過程和科研創新、課題攻關關鍵環節

培養研究生至誠報國的理想追求、敢為人先的科學精神、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引導學生心懷“國之大者”,開展“有使命感的研究”。例如:學校地球科學學院通過“課題思政”建設任務書,明確育人目標與預期成效、思政融入點與組織實施、特色與創新等內容,把課題蘊含的思政元素融入野外考察、田野調查等科研實踐,引領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學校機械工程學院建設課題思政文化長廊,在實驗大廳每一實驗臺旁邊設置展板,形成“一課題、一裝備、一展板、一故事”的生動展示模式,激勵學科師生在承擔科研課題中攻堅克難、勇攀高峰。

4.夯實社會實踐大課堂,切實提升研究生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感和獲得感

堅持以“教育性、研究性、服務性”為導向,以“基地化、課程化、國際化”為特色,發揮學科優勢,聚焦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面向“一帶一路”倡議,開展“凌云”重點單位社會實踐計劃、“致遠”海外社會實踐計劃、金磚國家青年交流實踐計劃、“經緯”國際組織實踐計劃、“公毅”基層服務社會實踐計劃等特色實踐項目,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單位建設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拓展全球視野、涵養家國情懷、勇做時代先鋒。

5.著力構建導學共同體,推動和諧導學關系穩固并進

健全和諧導學關系建設機制和導學問題處置規章制度,推動導學和諧并進。自2011年起,啟動研究生“五好”導學團隊評選,評選以研究生導師或導師組以及其所指導的研究生組成的團隊為基本單位開展評選活動,不僅考察團隊的科研業績、學術成果,更看重團隊在導學育人、團隊文化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十余年來,培育了百個優秀團隊,形成了“尊師愛生好”“教學相長好”“同學互助好”“文化傳創好”“團隊發展好”的“五好”內涵。

本文系2021年浙江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課題“創新基層黨建與思政工作方式,推進導學育人共同體建設”(項目編號:20210101);2023年度浙江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23C25017)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宏哲,代松銀,徐成,等.“學科思政”:探索研究生思政新模式[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0,34(3):35-39.

[2]于帆.醫學學科思政的內涵體系和實踐向度[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2,35(4):439-444.

[3]白日霞,楊具田,薛國梁,等.新時代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學科思政創新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95-100.

[4]張峰,王琦,張玲娜,等.“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學科思政”的邏輯關系研究——基于中國知網數據的發現[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1,35(2):27-32.

[5]王巧玲,周彤,謝永憲,等.“學科思政”的內涵、體系構建與實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1,35(1):40-44.

[6]GLASER B , STRAUSS A , STRUTZEL E .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J].Nursing research, 1968,17(4):364.

[7]吳倩,劉建軍.扎根理論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運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1):38-40.

(作者單位:辛越優,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劉波、朱杭,浙江大學研究生工作部)

[責任編輯:翟 迪]

猜你喜歡
建構策略扎根理論
論敘事視角下的新聞編譯
基于扎根理論的會展場館觀眾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建構策略研究
社會心理安全氛圍在工作場所欺凌中所起的作用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拒絕“花哨”,重拾“得體”
消費者在線生成廣告行為阻礙因素及作用路徑研究
中國企業管理創新的驅動力
大學生網上訂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初中語文有效教學模式建構的實踐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