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探索

2024-03-26 08:35陳鑫沈麗萍
求知導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量感可視化核心素養

陳鑫 沈麗萍

摘 要:目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為保證這一目標順利實現,教師要主動創新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在各類教學方式中,可視化教學因其直觀、生動的特點受到了教師們的廣泛關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視化教學的應用可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學生量感。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

作者簡介:陳 鑫(1993—),男,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馬橋鎮中心小學。

沈麗萍(1990—),女,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馬橋鎮中心小學。

可視化教學指的是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內容以直觀具象的形式呈現出來,降低知識理解難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教學方法。量感是對事物的可測量屬性以及大小關系的直觀感知,可以理解為對量的感覺。在小學數學中,量的概念隨處可見,培養學生的量感是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要點。本文立足于核心素養,分析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的意義與具體策略。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的意義

量感與數感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內容,兩者既有聯系也有區別。與數感相比,量感更注重學生的感受,側重于引導學生基于知識理解,進行量的估算、比較與運用[1]。量感常應用于日常生活,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量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可以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和知識應用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支撐其學科素養穩步形成。從量感的本質角度來看,度量更多地屬于思想范疇,指的是學生對數與空間的感受、對形態的定量。我們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經常接觸到與量和計量相關的知識,對于思維能力相對薄弱的小學生來說,在理解這些知識方面可能存在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量感可視化教學手段,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使學生多角度思考度量問題,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象體驗與直觀感知。當學生具備較強的量感后,他們可掌握更多的計算方式,如工具度量、抽象度量,從而提高測量的精準性與效率,強化自身知識運用能力,學會運用量感解決現實問題[2]。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策略

(一)創設多樣情境,調動學習欲望

為了強化學生量感、深化學習體驗,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培養學生量感,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

1.問題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導入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成功率。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合適的情境做好教學鋪墊,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各種情境中,問題情境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例如,在學習體積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階段向學生提出問題。比如,“同學們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聰明的鳥嗎?”這個問題具有較高的開放性和趣味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生各抒己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抓住機會引出課程關鍵詞——烏鴉,向學生介紹一些與烏鴉相關的基礎信息,接著便為學生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谶@個故事,教師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思考,例如:“為什么烏鴉往瓶子里丟石頭就可以喝到水?我們也來試著往水瓶里放入石頭,看看會發生什么?!痹谏钊敕治鲋R原理和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漸理解體積的概念與特征。在問題情境的導向作用下,課堂更具吸引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生活情境,促進量感思考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核心素養視域下,為實現量感可視化教學目標,教師應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關聯,以學生熟悉的情境“活化”他們的創造思維,促使他們進行深層次的量感思考[3]。

例如,在學習質量單位時,教師發現學生對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相對熟悉,但對于噸這個單位的了解相對薄弱。這是因為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克和千克更為常見,而噸較少涉及。為了加深學生對克、千克和噸的理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讓他們嘗試用克和千克描述一些日常物品的重量,如大米、食用油等,通過生活情境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隨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大型動物的圖片,如大象、河馬、鱷魚,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已知的質量單位估算這些動物的體重,從千克過渡到噸,以具象的重量變動增強學生的量感,激活可視化思維,培養核心素養。

3.量的情境,發掘學習潛能

培養學生的量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具備耐心和動力,通過持續引導使學生逐漸形成量感。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適時鼓勵學生,多為學生提供表現機會,讓他們在量的情境中用量感解決問題,深化學生的量感體驗。仍以克與千克為例,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量感,加強量感可視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準備一些常見物品,如蘋果、木頭、大米、黃豆,并為學生準備重量為1千克的材料,比如1千克的食鹽或1千克的冰糖。然后,要求學生在不使用計量工具的前提下,嘗試拿出1千克的蘋果、1千克的大米或1千克的黃豆。通過親身體驗和直觀感受,學生對1千克會逐漸形成清晰的認識。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量的理解,還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為核心素養發展提供充足的養分。

(二)明確解題思路,強化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育中,學生的思維變動并非只有抽象性這個特點,也可以呈現具象化的樣態。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成長規律與思維特征,立足于學生角度,提煉抽象的教學內容,輔助學生建立解題模型,引導他們轉化思維,實現量感可視化教學目標[4]。例如,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具體的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有方向地進行思考分析,鼓勵他們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問題,突破思維局限,有效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為順利實現量感可視化教學目標,教師還可以從解題思路的角度出發,鼓勵學生進行思維闡述,描述自己的解題想法、解題依據與解題過程,以避免學生陷入思維誤區。

例如,在學習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時,教師可以通過具象化教學輔助學生呈現學習思路。以“1 dm3=1000 cm3”為例,教師可以先展示一個棱長為1 dm的正方體,讓學生思考這個正方體由多少個棱長為1 cm的小正方體組成。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會發現在這個正方體中,以棱長為1 cm的小正方體為單位,每層可以切出100個小正方體,一共可以切10層,因而總共包含1000個棱長為1 cm的小正方體。上述解題思路打下了知識可視化的基礎,學生可以在理清思維邏輯的基礎上理解題干信息。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知識拓展,通過畫草圖驗證自己的結論。在明確解題思路的基礎上,學生能更加輕松地理解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有效強化思維能力,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核心素養。

(三)緊扣本質結構,激活度量意識

在小學量感可視化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形成度量感知,體會度量的本質,然后在此基礎上緊抓本質,強化學生的度量意識。結合現行課程標準,在小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大量與度量有關的數學知識,如幾何體的體積、面積等。盡管這些知識點在形式上有差異,但在本質結構方面有著較高的相似性。因此,教師應緊抓本質結構,輔助學生深入理解度量單位,培養他們的量感素養。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時,為使學生產生全方位的度量感知,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模型并向學生發問,如模型有幾條棱、幾個面、幾個頂點。要求學生通過自主觀察、自主思考給出回答,把握點、線、面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基于空間層面解讀圖形,基于度量層面感知物體,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與空間思維[5]。

(四)開展實踐活動,豐富量感體驗

在培養學生量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白,不同個體的學習成效各不相同,而量感可視化也會因學生個體差異而呈現不同的狀態。因此,教師應貫徹實際性和人本性原則,開展實踐活動,通過真實體驗深化學生的理解,提高其量感的精準性。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課時,為了增強學生對于確定位置和方向的方法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結合理論和實際,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先引導學生從理論層面了解位置和方向,把握兩者的概念定義。而后讓學生站在特定位置上,要求學生嘗試估算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距離,以及自己相對于其他同學的方向和位置,在實踐中強化學生的量感,促進量感可視化。

(五)創新教學手段,培養核心素養

1.實物教學

實物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可視化教學手段。數學知識雖然具有抽象性,但其與生活和社會發展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實際物體,具象化呈現教學內容、數學原理,實現量感可視化。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通過生活中的建筑物,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這兩種幾何圖形的特征;在面積和體積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出示一些物品,讓學生親自測量,感受不同比例、尺寸和形狀的物品的面積和體積,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和數量意識。

2.圖表演示

圖表演示教學中,圖形、表格是主要工具,這些工具可以將抽象的數學信息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以面積和周長為例,為了使學生了解面積和周長的特點以及兩者的關系,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思維導圖,直觀呈現這兩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又如,在講解分數時,教師可以使用分數盤、分數條等工具呈現抽象的數學概念,或構建分數模型,如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出圓形,要求學生在這個圓形中涂上相應比例的陰影,以此理解分數的意義。在講解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統計時,教師可以使用圖表演示方法,引導學生以簡潔的統計圖呈現復雜的數據,分析數據隱含的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據統計和分析能力,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六)豐富教學資源,支持教學拓展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支撐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深入開展的關鍵。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制教具,拓展教學內容,增添教學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分數知識時,利用橡皮泥制作分數模型和分數盤;在講解幾何圖形時,用白紙板制作幾何模型,以具象化的工具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在教學中有效引入視頻資源、圖像資源等多媒體資源,帶給學生豐富的感官體驗,驅動學生自主參與量感學習,培養學生的量感意識與數據敏感度,促進其全面發展。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實施量感可視化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及數學教育工作的創新化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量感可視化教學可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因此,教師要基于量感可視化教學,主動創新教學情境、教學思路,帶領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并有方向地拓展教學資源,加強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豐富、具體的學習體驗中不斷完善認知與思維。

[參考文獻]

林煜珍.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的開展[J].天津教育,2023(23):71-73.

林青華.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分析[J].考試周刊,2023(32):67-72.

蘇小明.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的開展[J].亞太教育,2023(14):45-47.

周永蓮.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策略研究[J].新教育,2023(5):16-18.

周榕.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量感可視化教學的開展[J].智力,2022(24):136-138.

猜你喜歡
量感可視化核心素養
小學生“量感”培養的基本策略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運行動態分析與可視化展示
兼收并蓄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維可視化
“融評”:黨媒評論的可視化創新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